一、事故經過
鍛工張某和王某操作空氣錘加工“L”型吊鉤,張某負責操作氣錘,將工件壓緊,王某負責用手錘將工件敲制成形。在握制一工件時,當王某對工件錘擊幾下,發現成型不好,準備進行二次錘擊時,張某以為王某已經將工件握制好了,進行提錘,由于氣錘錘身較大,阻擋兩人的視線,兩人都注意不到對方的工作狀態,王某一錘下去打在工件上,由于壓工件的錘頭已經提起,工件一下子從錘砧上飛出,打在窗戶上,將玻璃擊粉碎。
二、事故原因分析
1、張某沒有確認工件是否握好就提錘壓件,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在視線受影響的情況下,兩人沒有協商好工序和確認信號,是造成事故的間接原因。
三、事故責任劃分
1、張某作為鍛工組組長,對兩人協同作業且視線受限的情況下,沒有按規定明確工序結束的確認信號,給安全生產埋下隱患,對此次事故負直接責任。
2、王某作為張某的互保人,對張某安排工作中存在的安全疏漏沒有進行及時提醒,在沒有及時向張某發出二次錘擊信號的情況下,就對工件進行錘擊,對事故負有主要責任。
3、廠長和書記分別是本單位安全管理的第一責任者和安全思想教育的第一責任者,對職工管理不嚴,教育不夠,規章制度落實不力,對事故均負有領導責任。
四、事故防范措施
1、認真吸取這次事故教訓,舉一反三,加強職工安全意識教育,組織職工對安全操作規程進行重新學習,提高員工識別安全危險的能力,使員工進一步增強安全互保意識和自保意識。
2、在安排工作時,涉及到安全的工作,一定要布置詳細,明確安全責任人。加強對作業現場的安全巡查,及時制止現場違章作業行為,確保安全生產。
3、在兩人及以上人員一同作業時,作業前一定要根據實際工作情況,明確工序完成的確認信號。
五、事故體會與感想
無論干什么工作,首先要制定出合理的施工工藝,從嚴從細考慮每一個環節可能涉及到的安全問題,并在確認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有效的條件下,方可開工作業。在多人協同作業時,一定要堅持呼應制,心存僥幸,憑感覺辦事就會引發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