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通過對公司作業場所、設備設施和人的行為中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進行識別、評價,確定危險源及重大危險源。
2.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公司人、機、環中的危險危害因素的識別和評價及控制措施。 3.職責
3.1各部門負責識別和評價本部門的危險危害因素和重要危險危害因素。
3.2生產管理部負責根據各單位上報材料,組織評價出重大危險源,報告上級機關。
4.程序
4.1危險源的識別和評價主要依據:一是按照安全操作規程識別人的不安全行為,二是根據《機械制造企業安全質量標準化設備設施及作業環境考評表》檢查物的不安全狀態和 環境的不安全影響。
4.2各單位根據作業場所及設備設施分布情況以區域為基本單元進行識別,識別力求全面,所有工種、所有設備實施都要經過檢查評價。根據其危險度,判定重要危險源。危險度D=LEC ,L為事故發生的可能性,E為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率,C為 發生事故的嚴重性。
事故發生可能性分值(L)
分值 |
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
10 |
完全會被預料到 |
6 |
相當可能 |
3 |
不經常,但可能 |
1 |
完全意外,極少可能 |
0.5 |
可以設想,但高度不可能 |
0.1 |
實際不可能 |
暴露于潛在危險環境的分值(E)
分值 |
出現于危險環境的情況 |
10 |
連續暴露于潛在危險環境 |
6 |
每日都在工作時間內暴露 |
3 |
每周一次或偶然地暴露 |
2 |
每月暴露一次 |
1 |
每年幾次出現在危險環境 |
0.5 |
非常罕見地暴露 |
發生事故的嚴重性(C)
分值 |
嚴重情況 |
100 |
大災難,許多人死亡 |
40 |
災難,數人死亡 |
15 |
非常嚴重,一人死亡 |
7 |
嚴重,嚴重傷害 |
3 |
重大,致殘 |
1 |
引人注目,需要救護 |
危險度分值(D)
分值 |
危險程度 |
320以上 |
極其危險,不能繼續作業 |
160-320 |
高度危險,需要立即整改 |
70-160 |
顯著危險,需要整改 |
20-70 |
可能危險,需要注意 |
20以上 |
稍有危險,或許可能接受 |
4.3在對危險源進行評價或判定重要危險源時,考慮兩大方面因素:一、GB18218-2000《重大危險源辯識》中規定的情形;二、危險度分值160分以上。
4.4 對重大危險源應登記建檔,定期檢查、檢測,制定應急預案,告之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應采取的措施。構成重大危險源的,應向上級主管部分報告備案。
4.5對所存在的危險源,每年11月初,各單位要進行普查和重要度評價,列出重要危險源,并將重要危險源列入安全技術措施整改計劃,于該月上旬報送生產管理部。
4.6 生產管理部將各單位的安措計劃項目匯總后,一一調查核實,根據實際情況及輕重緩急,決定立項或暫不立項,并會同有關部門估算項目計劃資金。于12月初將《安措計劃項目表》報分管副總審核、總經理批準。
4.7財務部從技改資金及流動資金帳戶中安排安措項目費用,納入年度財務計劃,并登記安措資金走向。生產管理部對立項的安措計劃組織實施,過程管理,最后驗收。年終計算該年安措計劃完成率,對因故未能完成的,列入下年安措計劃。
4.8危險危害因素的更新
4.8.1當下列情況發生造成危險危害因素變化時,所在部門應提出變更申請表,交生產管理部。 a. 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發生變化時; b. 當區域內的產品、活動或服務發生大規模改變時; c. 新項目建立、新設備引進、技術改造等使危險危害因素發生變化時; d. 當相關方的抱怨增多時;
4.8.2生產管理部接到變更申請表后,應組織有關部門對新發生的危險危害因素進行評價,必要時更改重要危險源登記表。
4.9生產管理部每年全面評審一次并更新危險危害因素識別和評價信息。
5引用文件(無)
6記錄
《危險危害因素識別評價登記表》
7修改記錄
序號 |
修改日期 |
修改條款 |
修改標記 |
修改通知單編號 |
修改人 |
|
|
|
|
|
|
|
|
|
|
|
|
附加說明:
本程序由生產部提出并負責解釋
本程序編制:
本程序會簽:
本程序審核:
本程序批準:
危險危害因素識別評價登記表
發生地 |
危險危害因素 |
可能性 |
暴露頻次 |
嚴重性 |
危險度 |
|
|
|
|
|
|
|
|
|
|
|
|
|
|
上一篇:企業油品及易燃易爆物資管理程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枞阳县| 申扎县| 宿迁市| 光泽县| 勃利县| 横山县| 泸水县| 南漳县| 宜兰市| 奉贤区| 崇左市| 柳州市| 寿光市| 绍兴县| 博湖县| 仁寿县| 武义县| 蓝田县| 平顶山市| 东明县| 宁城县| 共和县| 新密市| 开阳县| 饶阳县| 五常市| 新郑市| 枞阳县| 丹东市| 读书| 台中县| 万宁市| 商河县| 榆社县| 丰原市| 大田县| 进贤县| 台湾省| 湘潭市| 古交市| 三台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