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驟4:評價環境影響的重要程度
所確定的每一種環境影響的重要程度因組織而異。對環境影響予以量化可有助于進行判斷。
考慮下述因素可便于評價:
從環境方面考慮:
--環境影響的規模
--環境影響的嚴重程度
--發生的概率
--環境影響的持續時間
從經營方面考慮:
--有關的法規和法律要求
--改變環境影響的難度
--改變環境影響的費用
--這種改變對其他活動和過程的影響
--相關方的關注
--對組織的公眾形象的影響
4.2.3 法律和其他要求
組織應建立并保持程序,用于確定、獲取和理解直接適用于其他活動、產品或服務中環境因素的所有法律以及它應遵守的其他要求。
圍繞法律和其他要求應考慮的一些問題:
(1)組織如何獲取并認定相關的法律和其他要求?
(2)組織如何跟蹤法律和其他要求?
(3)組織如何跟蹤法律和其他要求的變化?
(4)組織如何使員工了解法律和其他要求中的有關信息?
實用指導:法律和其他要求
為遵守法規,組織應認定和理解適用于其活動、產品或服務的法規要求。法規可有如下幾鐘形式:
--針對組織活動的(如現場運行許可)
--針對組織產品或服務的
--針對組織所屬產業的
--環境法律
--授權、執照和許可
可通過以下幾個途徑來認定環境法規及其發展變化;
--各級政府
--產業協會
--商業數據庫
--專業性服務
為了跟蹤法律要求,組織可建立并保持與其活動、產品或服務有關的所有法律和法規的目錄。
4.2.4 內部績效水準
當外部標準不存在或不能滿足組織需要時,應確定內部重點和準則并加以實施。內部表現(行為)準則和外部標準可以幫助組織制定其自身目標和指標。
實用指導:內部績效水準
一個組織需要使用內部績效水準的領域可有:
--管理體系
--員工的職責
--征地資產管理和喪失
--供方
--承包方
--產品管理
--環境信息交流
--法規關系
--意外環境事件的反應和準備
--環境監測和改進
--過程風險的降低
--污染預防和資源保護
--基本建設項目
--工藝更改
--有害材料的管理
--廢物管理
--水管理(如:廢水、暴雨、地下水管理)
--空氣質量管理
--能源管理
--運輸
4.2.5 環境目標和指針
組織應制定符合環境方針的目標。這些目標構成環境方針所確定的環境績效的總體目的。制定目標時,還應考慮與之相關的環境評審結果、所確定的環境因素及其環境影響。
隨后,可設立環境指標,以便在規定的時間內實現這些目標。指標應是具體并可測量的。
在制定這些目標和指標時,應考慮制定可測量的環境績效指示參數。它們可用作環境績效評價體系的基礎,并可提供環境管理和運行體系方面的信息。
目標和指標可以廣泛到適用于整個組織,也可以具體到只適用于特定場所或個別活動。目標和指標應由適當的管理層制定。應定期對目標和指標予以評審和修改,并應考慮相關方的觀點。
環境目標和指標應考慮的一些問題:
(1) 環境目標和指標如何體現環境方針和該組織的活動產品或服務產生的重大環境影響?
(2)在制定環境目標和指標時,是否聽取了對目標和指標的實現負有責任的員工的意見?
(3)如何對待相關方的觀點?
(4)為目標和指標設置了哪些具體的可測量的指示參數?
(5)如何定期評審和修改目標和指標,以反映所期望的對環境績效的改進?
實用指導:目標和指標
目標中可包含下述承諾:
--減少廢物和降低資源消耗
--減少或杜絕向環境排放污染物質
--對產品更新換代的設計,應考慮減少生產、使用和處置中的環境影響
--控制原材料來源的環境影響
--盡量減少新開發項目所造成的重大有害環境影響
--提高員工及公眾的環境意識
通常可使用環境績效指示參數來測量環境目標的實現程度,如:
--原材料或能源使用量
--廢氣排放量(如CO2等)
--單位產量的成品所產生的廢物
--材料和能源的使用效率
--意外環境事件(如偏離限定值)的次數
--環境事故(如計劃外的排放)的次數
--廢物再利用率
--包裝材料中再循環利用材料的含量
--單位產量所需的運載里程數
--特定污染物,如NOx、SO2、CO、HC、CFCs等的數量
--環境保護投資
--訴訟次數
--為野生動物棲息預留的土地面積
綜合實例:
目標:降低生產運行中的能耗。
指標:實現比上年度節能10%。
指示參數:單位產量所消耗的燃料和用電數量。
4.2.6 環境管理方案
一個組織對其活動進行總體規劃時,應制定環境管理方案,規定如何實現它的全部環境目標。只有將環境管理規劃有機地納入組織的戰略計劃,才能發揮最大效果。環境管理方案應確定實現組織環境目標和指標的時間表、資源和職責。
作為環境管理規劃的一個組成部分,環境管理方案根據優先次序確定組織的具體措施。這些措施可針對單個過程、項目、產品、服務、場所或場所內的設施。
環境管理方案應考慮的一些問題:
(1)組織制定環境管理方案的過程如何?
(2) 環境管理規劃過程是否包括所有責任方?
(3)是否有定期評審方案的過程?
(4)這些方案是如何落實資源、職責、時間安排和優先次序的?
(5) 環境管理方案是如何反映環境方針和總體規劃的?
(6)如何監督與修訂環境管理方案?
上一篇:ISO14004(一)
下一篇:ISO14000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