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55周年前夕,我們來到漣邵礦業集團金竹山實業公司托山煤礦采訪,踏上這片火熱的土地,就深深感到一種久違了的發展機遇正被勤勞奮進的托山人緊緊抓住,他們用自己的工作實踐和成績有力地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和實力——托山,托山,托起山一樣的重任!
托山人是如何面對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是怎樣承載起帶領職工奔小康的重任?從下面這組數字中可以找到答案:2000年產煤12.7萬噸;2001年產煤15.3萬噸;2002年產煤18.6萬噸;2003午產煤21.5萬噸;4年四大步,特別是2003年,實現了建井30多年來首破礦井設計能力,開拓進尺超產幅度、安全生產狀況、職工平均年收入均創建井以來的最好水平,今年1至8月又超產原煤5.17萬噸。
1995年,一場洪水造成了滅頂之災,托山煤礦面臨生與死的磨難。礦工生性豪邁,面對災難,他們眾志成城,抖擻起”艱苦奮斗,自立自強”的漣邵精神,經過數月的浴水奮戰,終于生擒“水魔王”,排干礦井水,恢復了生產,昂首闊步邁人新世紀!
新世紀開始時,漣邵確定了以煤為本,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做強做大新漣邵的奮斗目標。托山礦領導不等不靠,把思想觀念的轉變定格在礦井的長治久安上。他們通過認真學習上級決策,找準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圍繞發展做文章,創新觀念謀發展。
創新昭示希望。托山煤礦的領導班子有了創新的觀念,推進托山的發展也就有了創新的管理理念。治礦興業必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起來。一要打造好礦井人文基礎,二要打造好礦井的生產環境基礎。從托山煤礦標語口號里,更能感悟到他們自強之路的激越和壯觀:“當落實礦長,當落實隊長,當落實班長!”“從做事,看做人!從會風,看作風!”“安全是職工最大的利益!”“節約一筒坑木,增加工資10元!”這些標語口號里可能看不出多少文采,但字字樸素,句句有內容,擲地有聲,催人奮進。
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是從事煤礦管理工作的人員的落腳點。生產上不去,安全上出了問題,首先想到的是規章制度有沒有落實。托山煤礦把抓規章制度的著重點放在認真落實上,一經通過制定好了的規章制度,要堅決執行,決不打折扣。他們在制定規章制度時,首先要開幾個諸葛亮會,廣泛聽取職工們的意見。2003年8月,礦里推出安全質量管理的基本大法,即《安全質量經濟處罰60條》,事前就召集了有科、區長,主管,各隊隊長、支部書記參加的工作懇談會,收到建議和意見70余條。在此基礎上,他們又分層次組織職工逐條學習,考試,同時將60條印發至人手一冊,并制成牌版懸掛在各隊進班室和井口,使之人人皆知。
制度的執行建立在民主制定和廣泛宣傳教育的基礎上,執行起來也就有了壯士斷腕的氣魄。去年,運輸隊3名職工嚴重違章、礦里對照60條,每人各罰款1000元,隊干負30%的連帶責任,罰款900元,并取消一個季度的考核獎金。完善的制度和嚴格的執行政策使礦井安全生產步人了良性循環軌道,今年來只發生了一起輕傷事故,2001年和2003年實現安全年,累計產煤60多萬噸,只發生一起傷亡事故。
分配不公,“白腳桿子吃黑腳桿子”是礦工們最痛心疾首的事。托山礦領導為根治這一頑疾,專門成立了有3名工作人員的事務組,將原來由各隊發放的所有費用統一由機關事務組管理,收支二條線,分分厘厘張榜公布。表面上看礦里增加了3人的費用,但得到的是職工們千金難買的報礦之心。
再苦再累的事情,在萬馬奔騰的氣勢下,也無堅不摧!有些單位總抱怨現場交接班難,托山礦推行現場交接班制度卻顯得十分輕松,職工們上班好像都是在干自己的事情一樣,一個班有一個班的目標,沒達到目標,誰也不愿離開工作面。礦總支書記晏斌宇深有感觸地說,現在,職工們都習慣了現場交接班,做早班,上午9點以后職工才陸續升井。
316隊是前年才組建的光面爆破隊,隊長謝倫華率領職工們一班緊扣一班,月月完成了任務,工程質量達到優良品,去年被實業公司評為優秀掘進隊、集團公司評為“四好黨支部”。319隊在羅春才的帶領下,全體職工勁往一處使,克服重重困難,每月完成光爆進尺70米以上,并成為集團公司屈指可數的三班正規循環作業的光爆隊。僅2003年,這個礦的開拓進尺就超產608米。
主井絞車大修就象一個人頭部動手術,于機電出身的總支書記晏斌宇和副礦長楊小紅各帶一個班,每班突擊12個小時,三個大班連軸轉,啃下了這個硬骨頭,確保了礦井的正常生產。機電隊隊長謝海昌、支部書記楊希工作有板有眼,帶領職工們用勤勞的雙手在形同“麻布袋子”的攤子上繡出了一朵朵燦爛的“花”,機電硐室、機電車間四壁窗明幾凈,電纜電線懸掛整齊,設施細心呵護,檢修精益求精,搶修雷厲風行。運輸隊職工們在點多線長面廣的運輸線彈奏出了一曲曲動人樂章。特別是在高高的半山腰上,駕駛著電機車被譽為“9朵黑玫瑰”的9名女工,在數九嚴寒里,在酷暑三伏天:在萬籟俱寂的夜晚,她們每天煤塵著妝,青春在“碰镲——碰镲”的節奏里放歌。
效益好了,托山礦的領導依然是一分一厘算計著用,費用向職工利益和礦井基礎設施建設上傾斜。去年下半年,工業廣場硬化,礦長張華偉、書記晏斌宇帶領機關工作人員大搞義務勞動,偌大的工業廣場,硬化僅花費材料費2萬多元;為解決飲用水,礦里多方籌集資金32萬多元引來自來水;為豐富職工的精神生活,礦里斥資5萬元,將閉路電視接收頻道從以前的8個增加到了22個;職工進班室久經風雨,早已是千瘡百孔,他們將室內室外粉刷一新,在墻上設立民主管理公布欄,懸掛管理辦法和規章制度,添置辦公桌椅,總共才用了1萬多元。職工們遇到天災人禍,工會組織一聲倡議,大伙你一元我一元揍攏來送過去。現在,他們又將閑置的一棟住房進行裝修,準備建成標準化的采掘合同工宿舍……。
凡來過托山礦的人都會和我們一樣驚嘆和羨慕托山礦的職工聽話,好管。前不久,漣邵礦業集團在托山煤礦召開現場經驗交流會,公司總經理助理謝喜迎一語道破了其中的奧秘:只要領導班子團結一心,嚴以律己,率先垂范,工作就會主動,落后面貌就會改變,安全生產的局面就會打開,經濟效益就會好轉,職工的生活水平就會提高!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托山煤礦的發展為漣邵的發展之路作了一個很好的注解。
上一篇:邵陽重拳整治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