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德州市的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較快,機電類特種設備明顯增長,各級領導與人民群眾對于機電類特種設備的安全關注度明顯提高;《條例》頒布以后,機電類特種設備的法制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法律、法規日益完善,安全責任基本明晰。但是,另一方面,近年來系統內較高的經濟增長要求,部分兄弟單位超常的發展速度也給我們造成較大的工作與思想壓力。如何正確處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如何正確處理高增長與規范管理的關系,如何尋求持續、健康、講質量、求效益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十分現實而又頗具矛盾的問題。
在誘惑、壓力與挑戰面前,經過反復的學習與思考,我們認為,作為一個從事公共安全事業的專業技術檢驗機構,堅持為社會公共安全服務、為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服務、為企業服務、為政府安全生產監管服務,應當是我們的基本社會責任,經濟效益也只是服務過程中的衍生物,而不是服務的主要目的。一個單位的發展應該是有內涵的,以偷工減料、犧牲質量、靠行政壟斷的方法謀求一時一地的經濟效益,終究是不長久的,是不能保證事業的協調與可持續發展的,是與社會發展的方向背道而馳的,也是短視與不負責任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更應當是法制經濟、效益經濟、道德經濟、人本經濟。
為此,幾年來,我站始終堅持"科學細致求公正,廉潔高效守誠信"的辦站方針不動搖,堅持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科技進步為支撐,以隊伍建設為依托,以文化建設為紐帶,以依法檢驗為準則的工作理念不動搖,堅持"三大客戶"的服務定位不動搖,堅持"艱苦奮斗,與時俱進,嚴格管理,求真務實"的工作傳統不動搖,從而取得了隊伍團結、行風端正、管理規范、兩個效益協調并進的綜合效果,實現了檢驗事業的健康、協調、規范發展,受到企業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