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3月16日,某沖壓廠在生產過程中,一名操作工嚴重違反安全規程,將手伸入模具危險區矯正工件,造成右手壓傷事故。
事故經過:
3月16日18時30分許,沖壓廠沖二車間沖壓工李某某(女,21歲),在上二班期間獨自一人操作250t沖床加工沖壓工件。在操作過程中,由于思想麻痹,疏忽大意,忽視安全,在壓力機滑塊下行2/3的過程中,右手進入模具危險區矯正工件定位,致使其右手被壓傷,造成右手拇指脫套傷,食指、中指各一節和無名指、小指全部離斷。
事故分析:
造成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李某某在沖壓過程中嚴重違章操作。按照操作規程規定,“滑塊運動時,不準將手伸入模具空間矯正或取、放工件”。造成事故的間接原因,一是現場管理粗放,現有的工藝制度中安全防范措施內容不細,未明確到每種模具的取、送料方式,增大了職工在操作時的隨意性。二是沖壓廠臨時用工管理不到位,車間安全管理及職工遵章守紀、按章操作的教育未落實到實處,對職工的習慣性違章未采取強有力的措施,為嚴格執行工藝要求及安全措施。
事故教訓與防范措施:
在這起事故中,我們強調操作者的安全操作和對違章行為的糾正,這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就是要求沖壓機械的安全。按照《沖壓安全管理規程》的要求,沖壓機械需要設置安全裝置,沖壓機械安全裝置的功能有下列四種類型:
在滑塊運行期間(或滑塊下行程期間),人體的某一部分應不會進入危險區,如固定柵欄式等安全裝置。
當操作者的雙手脫離啟動離合器的操縱按鈕或操縱手柄后,伸進危險區之前,滑塊應能停止下行程或已超過下死點,如雙手按鈕式、雙手柄式、活動柵欄式等安全裝置。
在滑塊下行程期間,當人體的某一部分進入危險區之前,滑塊應能停止或已超過下死點,如光線式、感應式、翻板式等安全裝置。
在滑塊下行程期間,能夠把進入危險區的認同某一部分推出來,或能夠把進入危險區的操作者手臂拉出來,如推手式、拉手式等安全裝置。
在對事故進行分析時,除了對操作者的操作行為進行分析之外,還應注意技術方面的原因,例如在這起事故的發生過程中,安全裝置未能發揮保護作用,應當說這也是造成事故的一個原因。在企業安全管理中,應加強對機械設備安全的昂注意管理,從技術措施上注意防范事故的發生。
應采取的防范措施有:技術部門應根據沖壓機械狀況,對安全裝置進行檢查:對現有的生產工藝認真排查,完善工藝安全技術條件,包括每種模具送、取料安全措施方式并制定出具體的整改計劃,按期整改,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嚴格執行、嚴格考核。
企業、車間、班組都需要加強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強化安全監控和考核力度,認真組織有針對性的安全檢查及安全教育,對查出的違章作業、違章指揮、習慣性違章等,絕不能姑息遷就,必須嚴肅處理。
要加強臨時用工管理,對臨時用工要嚴格執行有關用工規定,真正做到誰用過、誰負責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堅決杜絕用工管理中存在的脫節現象,杜絕違章和重復性事故的發生。
上一篇:違章操作和疏忽大意造成的擠壓事故
下一篇:更換模具嚴重違章操作導致傷手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