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起刮板運輸機的事故分析
2007-12-17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概述:刮板運輸機是我礦井下采煤必不可少的運輸機械。如果使用或維修不當,就會造成人身或機械事故。建礦以來,我礦因刮板運輸機運輸直接或間接造成的死亡事故就達5起,事故頻率僅次于軌道運輸事故。因此,加強對刮板運輸機的安裝、使用、維修、保養與管理,責任和意義重大。
(一)張xx溜子運輸死亡事故
事故經過:1980年1月17日早班,原采煤三區新工人張xx在師傅帶領下,在1703工作面執行整修任務。11時20分在工作面行走過程中,失足跌入運行的溜槽內,被拉到溜頭底下擠傷,經搶救無效于當日15時40分死亡。
事故的主要原因:1.對新工人安全培訓時間太短,只進行了10天的理論知識培訓,缺少現場實踐及事故預防措施教育,安全培訓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2.現場技術力量薄弱,區隊對新工人以師帶徒安排不周、交待不細,師傅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3.現場條件受到限制。煤層薄、壓力大、固定溜子道只有0.6米高,循環溜頭底距固定溜子刮板只有0.17米,致使張XX失足后不能爬起,而被拉出后擠傷致命部位致死。
用四句話概括為:
安全教育管理松,培訓十日就下井;
師傅責任未盡到,入礦四天就喪命。
(二)朱xx溜子運輸死亡事故
事故經過:1980年12月14日早班,原采煤一區2701工作面下面,工人朱XX在溜頭處攉煤。8時10分,溜子司機發現工作面端頭有一處二合頂。朱xx與師傅在共同處理二合頂時,其間突然冒落1.8×0.8×0.45M的石塊,沖擊波將師傅噴在一邊,朱xx被推倒在運行的溜槽內,被拉出4.2米,朱xx頭部被擠在上面的溜頭上。后經3天半的全力搶救,因傷勢過重而死亡。
事故的主要原因:1.現場頂板由頁巖相變為石灰巖,情況好轉,放松了對特殊地段頂板支護的警惕性,為此次溜子運輸事故埋下了隱患。2.師徒二人操作不規范,在處理二合頂時未進行敲幫問頂,對周圍頂板也未采取臨時性支護措施,致使頂板失控而冒落。3.朱xx處理頂板時站在運行的溜沿邊上,所站位置不當。4.溜子信號按鈕距溜子司機距離過遠,發現事故后不能立即停止溜子運轉,造成了搶救事故的時間差。
用四句話概括為:
處理隱患要當心,觀察事物要細心;
工作過程要用心,安全生產才放心。
(三)孫xx溜子運輸死亡事故
事故經過:1983年2月17日夜班,原采煤四區工人孫xx在2605工作面中巷執行縮短溜尾任務。18日5時20分,試運行過程中,溜尾壓柱失效而被拉起,上鏈出槽,將信號按鈕及下面溜頭的工字鋼打起,砸在孫xx的頭部,并擠在電機接線盒和頂板之間,經搶救無效死亡。
事故的主要原因:1.工程質量差,工作質量低,溜子鋪設不平、不直、不穩,導致阻力過大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2.跟班區、工長作風不扎實,檢查不全面,問題整改不及時,是造成事故的另一主要原因。3.違章作業、急躁冒進、操作不當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用四句話概括為:
有章不循釀禍端,管理混亂藏隱患;
壓柱失效溜翹起,躲閃不及命難全。
(四)何xx溜子運輸死亡事故
事故經過:1992年5月7日中班,原采煤一區6604工作面輔助中巷,出完煤后進行縮短固定溜子。跟班副區長何xx在溜尾觀察溜子倒不動的原因。20時15分,在溜子試開動過程中,溜尾突然翹起,
鏈子蹦出,擊中何xx的頭部,經搶救無效死亡。
事故的主要原因:1.縮溜工沒有嚴格按作業規程施工,溜尾處只支設了一棵壓柱且歪斜。溜子受力后,壓柱歪倒,造成溜尾翹起,鏈子蹦出溜槽。2.跟班副區長何xx安排縮溜子的安全注意事項不具體,不詳細,本人所站位置安全距離不夠,屬盲目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3.溜子維修質量差,缺少刮板和螺絲,造成卡鏈;并且溜子道淤煤較多,造成溜子鋪設不平不直,阻力較大,強拉硬拽造成溜尾翹起。
用四句話概括為:
溜子安裝質量高,才能保證安全好;
藝高膽大不可取,精細管理要記牢。
(五)趙xx溜子運輸死亡事故
事故經過:2005年1月6日夜班,采煤一區第一天下井的新工人趙xx,在師傅帶領下進入7703工作面下面溜尾56節處,師傅進入面前工作。23時15分,趙xx在自行進入溜前時,被運行在溜槽內的大塊煤炭擠傷胸部,經搶救無效死亡。
事故的主要原因:1.新工人趙xx自主保安意識差,在沒有得到師傅允許的情況下,違章橫跨運行的溜子,是事故的直接原因。2.師傅沒有盡到應有的責任,沒有做到面對面、手把手的要求,對徒弟監管不到位,是事故的重要原因。3.現場交接班期間管理混亂,工序交叉作業,中夜班各自為戰,缺少統一的指揮和協調。4.工作面缺少能夠立即停止輸送機運轉的信號裝置,發現情況后不能達到急停標準要求。
用四句話概括為:
初生牛犢不怕虎,虎口拔牙險必出;
師傅加強責任心,互保聯保防事故。
小結:綜合分析建礦以來的5起與溜子運輸有關的事故,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都是在溜子運行期間造成的事故,平行作業、交叉作業最容易造成溜子運輸事故;二是溜子安裝質量存在一定問題,這幾起事故均缺少能夠隨時停止溜子運轉的信號裝置,并且均存在溜子鋪設不平、不直、不穩、不牢和缺少刮板、螺絲問題;三是所出事故被傷害者普遍工齡較短,缺少現場實踐經驗,5名受害者中就有3名工齡不到一年,其中工齡最短的分別只有4天、1天,新工人判斷事故隱患的能力較差;四是互保聯保有時流于形式,跟班區工長、師傅沒有盡到以師帶徒、現場指導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