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市場經濟形成過程中,燃氣企業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本文對這種形勢下的天然氣工程管理模式與安全控制進行了探討。
引言
隨著燃氣事業的發展,我們正在從事的天然氣工程也在全面推進,在總結過去管理經驗的基礎上,本文對天然氣工程施工管理模式與安全控制及二者的關系進行了探討。
一 我國天然氣工業發展簡介
在我國天然氣有著龐大的儲量和潛在的巨大市場,“八五”以來的近10年間,我們探明的天然氣儲量年均以1200×108m3以上的速度增長,年產氣量平均以10%的速度增長。目前剩余天然氣可采儲量1萬多億立方米尚未動用,而國內天然氣可采資源量的探明率也只有13%左右,所以資源潛力相當巨大。
我國天然氣的利用處于初級階段,與世界發達國家或地區相比存在較大差距,以下是我國與世界各地區天然氣消費構成情況表:
國家與地區 |
發電 |
工業 |
城市于商用 |
占能源消費比例 |
世界年均 |
26 |
43 |
26 |
23.2 |
北美 |
13 |
34 |
39 |
27.2 |
西歐 |
17 |
24 |
45 |
19.4 |
日本 |
70 |
29 |
/ |
11.2 |
中國 |
15 |
16.8 |
17.4 |
2.1 |
注:各項數據單位為%,中國數據為1998年,其它數據為1995年的。
由此可得出:我們天然氣消費與能源大國地位不相當,隨著我國現代化的逐步實現,這個巨大的市場也逐步被啟動。有專業人士預計今后1020年間將是我國天然氣開發利用呈現跨躍式發展的時期,天然氣的利用和天然氣工程的建設等各方面都將會有較大的增長和發展。
同時,根據我國政治、經濟發展的現狀,加入WTO將對我國天然氣工業產生的巨大影響是不可忽略的。我們天然氣企業將面臨很多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許多挑戰,特別是在管理方面,我們燃氣企業管理模式還不適應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與國外同行業差距很大。
以上諸多因素說明我國天然氣企業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工程管理模式具有極端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二 天然氣工程管理模式與安全控制
模式是對事物規律的反映。天然氣工程管理模式是對天然氣工程管理的內涵、過程、目標、手段的描述,是一種概念模型。建立和優化天然氣工程管理模式,根本目的是為了實現燃氣工程的高效、合理和有序管理。領導者以科學的方法作出的決定,通過順暢的渠道傳達給下級有關單位、集體或個人,然后得到有效的執行,從而最終產生效益,這就是建立高效管理模式的目的。在逐步實現政企分開,國有企業走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時期,探討一種行之有效的工程管理模式將對燃氣企業的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安全控制是指以點為基礎,由點而面的全面的安全檢查和監督管理,對燃氣工程而言,安全控制應貫穿于施工質量管理和過程管理的全過程。燃氣工程每一個環節的處理,每一個步驟的進行都應有根有據,有專人負責,并有詳細的記錄和資料備查,這些自下而上逐級負責的結構就構成了安全控制的內容和網絡體系。
天然氣工程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優化是安全控制全面深入、有效實行的基本。只有建立上行下達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才能在燃氣工程施工的質量監督方面做到權責明確,責任到人,才能在施工過程的管理上做到有節有序、穩妥安全,積極推進工程的全面建設。安全控制是燃氣工程管理模式的生命線。由于燃氣自身具有的危險性,并且隨著工程的進行,這種潛在的危險會越來越大,這種大的風險必須以安全承包的方式分擔,即誰主管誰負責,誰施工誰負責。這種情況下,安全控制的重要性表現得極為突出,濟南煤氣公司領導提出“安全就是效益”,上海煤氣制氣(集團)公司領導層提出“安全是企業的生命線”的口號,可見安全對于一個燃氣企業的重要性,燃氣工程中建立管理模式而不講安全控制,那么這種管理模式會隨時漏洞百出:只講安全控制,不去建立切實可行的管理模式,這樣的安全控制只能是紙上談兵。
三 燃氣工程管理模式與安全控制的實施
1.燃氣工程管理模式的建立與安全控制實施的幾個原則
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相適應的原則。指燃氣工程管理體系中,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要相適宜,從而保證機構工作的高效率。管理幅度指橫向直接管理的下屬人員或機構數額,管理層次指縱向管轄的層級數額。
運行機制與管理體制相適應的原則。管理體制指企業內部的管理體系、構架及規定它們的制度;運行機制指保證管理體制有效動作的制度及整個運行過程。
安全風險承包原則。對燃氣工程而言,必須牢固樹立“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無形資產”的概念,運用經濟手段,實行安全承包,分散風險。
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在燃氣施工管理中,應全面推廣這一原則,并使落到實處。每一位施工管理人員都應做到在其位,謀其政,負其責。這就盡可能地避免了燃氣工程中的推諉、扯皮和惟卸責任現象的發生。
2.然氣工程管理體制
目前普遍存在的有兩種類型,一為“集約型”,即由幾個管理部門合并成一個管理部門,該部門自兼幾種職能:一種為“粗放型”,即按職能設立多個科室。前一種優點為部門權力集中,辦事高效,是現代企業管理的趨勢,我們的鄉鎮企業、私營企業也普遍采用這一體制,其缺點是如監管不利,勢必造成權力過分集中,易產生決策時的獨斷專行并滋生腐敗。后一種部門劃分細致,責任明確,為我國國有企業普遍采用的一種管理形式,其缺點是部門林立,人浮于事,易造成工作中的推諉、扯皮,致使效率低下。實際的工作中,應先確定工作難易程度,工作量的大小,然后綜合權衡,按職能優先,完整統一,權責一致、精簡效能的原則建立工程管理體系,設立各職能部門。
這里提出一個三級到人的管理體制,在中等企業中被普遍采用且行之有效。即集團公司(總公司)→分公司(二級單位)→各科室(基層單位),如下圖:
以濟南市煤氣公司天然氣工程管理體制演化為例,在1996年成立管道液化氣公司時,工程、質檢、管線、營業全部由其管轄,形成了較初級的縱向為三級,橫向單一的管理體制。隨著工程發展和通氣戶數增多,管理液化氣分公司衍化為管線處、營業處、儲配分公司、天然氣籌建處等諸多平行的二級單位,管理幅度加大,但層級上還是以三級為主,隨后,以內部股份制為特點,以工程分公司、物資分公司等三產單位為內容的公立公司成立。這樣在天然氣工程管理體制中形成了以二級管理為主輔以四級層次的管理體制,管理幅度也適當加大,從而形成對龐大的天然氣工程的分工細致責任明確的較為有效的管理模式。
3.相應運行機制
管理體制建立后,還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運行機制,才能保證體制的運轉,才能形成良好有效的管理模式。
物質激勵機制 即通過效益的激勵,激活單位、集體、個人間的競爭,有了競爭,才能提高勞動生產率,更快更好地完成生產任務,如濟南市煤氣公司下屬的燃氣工程分公司建立項目部制度。各項目經理工資收益直接與其工程完成情況,質量好壞掛鉤。在收益分配上做到多勞多得、少勞少得、獎勤罰懶,在責任歸屬上做到了獨立施工、各負其責,責任到人。這樣就極大調動起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分公司創造良好的效益建立了制度保障。這就是物質激勵機制在實際工程管理中的運用。
自我約束機制 任何企業、單位要求取得長遠的發展,既要有外部監督,更要有內部的自我約束,即建立各種規章制度,確定崗位責任。自我約束機制,無論哪一個企業或經濟實體,只要它是相對獨立運行的,肯定會設立并付諸實施,但效果可能會各有不同。自我約束機制的建立,即在制定各種制度、崗位責任時必須以工程管理的高效為目標,并通過實際工程管理來檢驗制度的優劣及其實現程度,從而能隨著工程發展作業及時調整,使自我約束機制有旺盛生命力。
風險管理機制
即安全控制,分部門設立、制度制定和具體實施三部分。部門的設立是指在管理體系中應考慮設立專職或兼職安全部門,而制度是各部門正常工作的保證,具體實施則是運行機制的動態作用過程。如濟南市煤氣公司的風險管理體系中,總經理負總責,下設安全處;各分公司經理負部門責任,下設安全科;安全科、工程科及各項目部則設立專職或兼職安全員。這樣就形成了上下一體,逐級負責,責任分工具體的安全網絡體系,為公司的安全施工建立了組織上的保證。
綜上所述,建立燃氣工程管理模式與實施安全控制必須做到建立和完善工程管理體制,建立與之相配套的工程運行機制,而實施安全控制必須貫穿于整個管理模式。
四 幾點建議
1、注重標準化作業燃氣工程管理模式與安全控制的標準化作業,包括管理標準化與安全控制標準化。以安全為前提,以標準化為內容,以提高效率為目的的標準化作業包括管理方法、工作程序、工作行為、安全控制細節等方面的內容。
2、管理模式中甲乙方關系的規范化作為工程管理的一種,天然氣工程管理應具有工程的普遍性特點,通過合同、協議方式確認甲乙方關系,即為其中一種。建設工程合同應采用書面形式確認甲乙方權利義務、內容。合同實施時,發包人在不妨礙承包人作業的情況下,可以隨時對作業進度、質量進行檢查。
3、建立健全各種管理制度,施行全面管理。管理內容包括計劃管理、技術管理、質量管理。在具體施工中應建立圖紙會審制度、施工員質檢員一線負責制度、現場簽證制度、獎懲制度等。
4、燃氣工程施工實行工程質量監督制度,而且工程質量監督應逐步社會化。即在天然氣工程的監督體系中,由燃氣企業的自檢、檢查與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管向社會化監理邁進。
參考資料
1、《加入WTO對我國天然氣工業的影響》何潤民等。(《天然氣工業》2001.3)
2、《中國21世紀初期天然氣工業發展展望》陳永武。(《天然氣工業》2001.1)
3、《企業安全管理模式研究》陳建定。(《上海煤氣》2000.1.23)
4、《公共基礎知識》(國家錄用公務員考試用書2001)
5、《城市燃氣管理辦法》(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6、《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上一篇:加油站選址中的尷尬
下一篇:汽油加氫裝置改造過程的HSE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