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建立完整的企業安全管理體系
2005-11-11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1.前言
目前從企業安全管理狀況和發生的事故來看,既有由于技術、工藝、設備的原因,也有操作者的精神狀態不佳,勞動紀律松弛,規章制度不嚴和管理不善的原因。因此,對事故致因的三要素,即人、物、環境要進行綜合管理,才能保證生產的整體安全;安全組織管理體系也須建立起涉及企業管理生產管理全過程、全部門、全體成員的縱橫交錯、多層次、多渠道的安全組織管理體系,由開放型的縱向單科型轉向封閉型的縱橫綜合型的管理。即企業的行政、黨群、技術設備、運輸、生產、經營等各方面,都要參與安全管理,協調作戰;建立起與生產車間、班組、個人崗位緊密聯系的寶塔式的安全管理網絡,將安全管理滲透到生產組織的過程,使企業的各職能部門、生產的各層次都在管生產的同時履行其安全職責。
2.建立安全保證體系
為了統一步調,協同作戰,通過長期實踐安全管理網絡較好的形式之一,是在廠長負責制的基礎上,建立安全生產委員會。它是企業安全管理的最高組織,由企業主要量到人負責,組織行政、黨委、工會,青年團、總工程師擔任正副領導,安全、設備、技術、財務等有關部門和員工代表參加,對安全生產進行統一領導,組織協調,監督檢查。在安全生產委員會的領導下,沿著生產管理系統,逐級建立相應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和專兼職安全員,構成保證體系。
3.安全管理中充分發揮技術部門的作用
建立總工程師和技術、設備工程師為主體的安全評價小組,從技術的角度出發對企業的設備、設施和物品的潛在危險因素和操作技術,以及對新建、改建、擴建的項目,進行安全性評價、辨識、鑒定,以保證生產的整體安全。
4.強化安全技術部門的綜合管理功能
建立一個技術精、理論通、業務硬、善管理、工作認真負責的具有綜合領導功能的安全技術部門,對安全工作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管理,監督檢查各職能部門對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傳達安全指令,抓好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它是企業管理安全生產的綜合部門,必須加強。
5.強化基層安全管理
發揮工段(車間)、班組第一監督者的作用。班組是企業最基礎的細胞,班組長是生產管理的基礎骨干,是安全管理的中堅力量,是安全管理網的重要組成人員。他們每時每刻都在監視著每個崗位、每個操作者直接擔負著生產和安全的指揮和監督任務,發揮它們對安全生產的監督作用是在最基礎的安全管理手段。
總之,建立一個嚴格的安全目標管理體系,是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執行勞動保護法規,強化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安全目標的展開,要沿著安全管理體系,做到網絡化。
6.安全管理體系的運作及考核
安全目標的措施要納入企業的整體目標體系中。一要納入企業的指令性計劃中,做到生產、安全兩個指令同時下,兩項工作同時抓。二、要納入生產調度會的內容中,在調度生產時,調度安全生產情況。三要納入廠長(經理)任期目標責任制,在簽訂任期目標的同時要簽訂全員目標責任書,而且要逐級簽訂到每個員工。四要納入企業績效考核內容中,凡超過規定指標的單位,達不到安全生產目標要求的,由安全部門提出警告,進行經濟考核。并作為年終評選先進的重要內容中。如發生責任事故,視情節輕重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
7.轉變觀念,增強信心
在安全管理中,還要沖破思想上的禁錮,做到兩點。一是敢字當頭,堅持一個“零”的奮斗目標。長期以來,在不少人頭腦中形成“事故難免”的傳統觀念,對消滅死亡、火災、設備事故不敢想,不敢提。但許多系統和企業,甚至危險程度較大的行業,在一年甚至幾年或幾十年內實現了事故為“零”。這些事故不僅提出了一個“零”的根據,也是實現一個“零”的基礎。二是增強信心和決心,堅持從“零”做起,卻能做出可喜的成績。許多事故單位由后進變先進,一連幾年實現了事故為零就是實例。
8.建立有力的信息反饋系統
一個靈敏、準確的安全信息反饋體系,是安全管理是否有效的關鍵,也是安全管理計劃、決策的依據。在企業的生產過程中,有兩種東西在流動,一種是物質流,一種是信息流,兩者伴隨在一起進行。要保證安全生產,就要掌握物質流的流動規律,信息流的交換要及時、準確。信息流對物質起著控制作用,安全管理體系中的大系統、分系統和子系統都是安全信息把它們有機地聯系起來的。通過安全信息反饋,使企業對安全生產計劃、目標、措施進行對比,發現偏差,從而通過人或裝置及時進行調節和糾正。傳統的安全管理忽視信息反饋,主要是靜態開放式的管理,側重于抓執行職能,對安全本身的動態過程注意不夠,這就容易出現同生產、管理、技術、班組基礎脫節。為了把安全管理落到實處,必須變靜態管理為動態管理,推行反饋原則指導下的封閉式循環管理。因此,安全信息反饋體系是對安全生產動態進行有效控制的工具,它對幫助企業領導者正確判斷、預測生產過程的安全狀態,保證安全目標的實現,起著很大的作用。
9.安全管理實行重獎重罰
運用經濟杠桿,將安全管理引入競爭機制,納入企業經營管理的內涵,可提高安全管理的后勁。有五個方法:一是安全管理與職工工資掛鉤,企業根據安全生產目標實現的情況和管理的優劣,在工資含量中增提或扣減一定的比例,由主管部門和企業的安全部門負責提取,用于安全生產的獎勵和活動。二是與企業的經營者收入掛鉤。視安全生產的情況獎罰企業經營者的工資或獎金。三是與企業財產保險掛鉤。投保單位完成投資歷年度的安全目標,可以從無賠償款優待費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獎勵安全生產的有關人員。為了獎懲安全生產而增提減扣的各種金額,都是專門鼓勵安全生產而定的,應單提單獎,不能與綜合獎金合并使用。
10.結語
安全組織管理體系,安全目標管理體系,安全信息反饋體系,安全管理的競爭機制,都是沿著生產管理體系而展開的,它們之間形成一個系統的整體,相互依存,同步發展。實施這個包括全過程、全部門、全體人員的全方位管理體系,使企業領導在抓生產的同時,實現其抓安全的任務,從而保證生產秩序的正常、穩步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