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的“人的需求層次理論”,生存需求是人類的第一需求,而當基本生存需求問題得到解決后,人們會有更多的需求出現,首當其沖的便是安全需求。
對鐵路運輸行業來講,在“短缺經濟”年代,由于物質匱乏,缺衣少食問題是人們關注的首選,很少考慮出行質量,只求能“走得了”;計劃經濟年代不講效率,時間不值錢,人們對列車晚點不當一回事兒。然而,在我國社會由總體小康向全面小康邁進的征程中,尤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廣大旅客對于出行質量,以及鐵路能否安全、快捷、正點運行等問題,越來越給予高度的關注,不僅要能“走得了”,還要“走得好”。對鐵路來講,確保運輸安全持續穩定,是深入貫徹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首要前提,沒有安全就談不上效率,沒有安全,建設和諧鐵路就是一句空話。
在深入推進和諧鐵路建設,實現鐵路又好又快發展的今天,鐵路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面對的挑戰也前所未有。新形勢下,第六次大面積提速調圖取得圓滿成功,標志著鐵路運輸安全工作跨上新的平臺,也對傳統的生產方式、安全管理、運輸組織、經營管理,包括干部職工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提出一系列新的挑戰。具體而言,新投入使用的行車設備質量狀態還處在磨合階段;職工素質與技術裝備水平的全面提升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安全基礎管理仍舊粗放;在探索提速安全規律上還有許多未知領域,還需要一個由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過程;外部環境對提速后的安全壓力有增無減等。
安全工作是一個多系統的集成,離不開嚴密的規章制度和嚴格的勞動紀律作保證,沒有任何捷徑好走,來不得半點虛假。經濟越發展,安全要求越高。因此,抓好安全工作決不能“畢其功于一役”,對此,去路上下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深入落實全路運輸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以健全完善提速安全保障體系為重點,全面強化運輸安全工作,確保運輸安全特別是提速持續安全穩定,為鐵路改革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
上一篇:杭州地鐵工地事故的三個“為什么”
下一篇:勞動防護用品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