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總理在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各行各業都要加強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安全管理,全面提高安全生產水平。縣鄉政府是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維護者,做好安全監管工作,就是為人民謀福利,為群眾辦實事,做讓黨放心的事的具體體現。我感到,落實溫家寶總理重要指示,強化縣鄉政府安全監管,應突出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強力推動全員培訓,提升社會全員安全素質
1、普及群眾安全教育。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的作用,大力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宣傳安全生產生活及應急避災常識,通報安全生產事故,大力營造安全氛圍;要積極利用“安全生產月”、安全知識“五進”活動、安全文藝演出、安全知識競賽等活動,普及安全生產生活常識,提高全民安全素質。
2、開展企業全員培訓。各級政府要撥出專門資金,成立專門機構,對社會全員進行安全知識培訓。要充分發揮學校、夜校及中介培訓機構的作用,擴展陽光工程培訓范圍,將安全生產列入各類教育、培訓內容。各生產經營單位要積極開展全員培訓,全面落實“三級”安全培訓制度,扎實開展新進廠職工上崗前培訓、轉崗培訓、下崗重新上崗培訓,嚴格執行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提高崗位安全操作水平。
3、抓好各級干部安全培訓。積極舉辦各級政府及其部門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等領導干部的安全生產培訓班,讓大家熟悉黨的有關安全生產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提高安全生產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強化依法行政、依法監管能力和水平,真正把安全生產當作構建和諧社會和重要內容,把安全發展作為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前提,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政績觀,增強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使命感。
4、加強各級安監人員培訓。各級安監部門和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要加強安全監管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定期組織業務技能競賽提升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要及時邀請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大型企業的有關專家,舉辦“四新”知識講座,提高安監人員的監管水平。要強化安監人員職業道德及反腐倡廉教育。使廣大安監人員不斷接受理想信念、黨紀條規、黨的優良傳統、社會主義榮辱觀、廉潔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自覺做到廉政奉公、勤政為民。
二、嚴格落實全過程責任,形成縣鄉政府監管合力
1、健全監管機構網絡。在各級政府設立安監部門及其他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職能部門、安全生產執法監察組織并逐漸往基層延伸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將監管的觸角延伸至城鎮社區、農村、企業,成立專門的安全監督機構,設立專兼職安全監督員、信息員,并且明確各級機構及人員的監管范圍,形成縱到底、橫到邊的無縫隙監管監察網絡。
2、明確職能部門責任。按照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上級政府的規章,結合實際,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誰受益,誰負責”,“屬地監管”的原則,合理確定機構職能,進一步細化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制定完備的責任落實制度,使監管職責法律化、規范化,落實責任追究,做到執法監管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
3、明確領導干部責任。要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責任制,縣鄉政府及部門行政一把手要對本轄區、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負總責,分管負責同志負直接責任,其他負責同志要對自己分管部門或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負領導責任,從而形成人人肩上有指標,齊心協力抓監管的局面。
4、明確安監人員責任。各級安監機構和隊伍要將各自監管責任細化分解到具體的責任人,強化責任制落實情況的考核,并定期對責任范圍進行調整,確保監管責任的落實。
5、明確從業人員責任。各生產經營單位要與所有從業人員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責任、安全標準、工作規范、操作規程、權力義務,使廣大從業人員熟悉自己的工作環境、安全要求,并自覺配合安全管理人員、安全監管人員落實防范措施,提升安全生產水平。
三、依法實施全方位監管,完善安全生產事故防范鏈條
1、加強源頭監控。要把好“入口”,嚴格安全生產“三同時”制度和高危行業安全生產許可制度,各職能部門認真履責、密切配合,把好審核發證關口,嚴格市場準入,從源頭上禁止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進入市場,避免出現安全設施先天不足的現象,防止產生新的不安全因素。
2、嚴格企業關停。要疏通“出口’,對安全管理落后、生產設備陳舊、存在安全隱患的企業,要督促其停產整改;對不符合規劃設計、布局不合理、無證經營、違規操作、安全生產系數不達標的企業,要堅決關停,切實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督促企業抓好停產期間的安全生產工作,防止安全生產工作下滑,嚴厲打擊非法生產行為。
3、強化日常監管。要規范“現有”,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督、督促、檢查,深化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和高危行業的專項整治,突出企業作業現場監管和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安全專項整治,實現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經常化;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嚴厲打擊各類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定期組織各類督查,切實抓好排查事故隱患和存在問題的整改,確保隱患的及時發現和消除。
4、規范企業運行。要“標本兼治”,積極倡導并大力推廣安全標準,使企業健全安全管理機構,完善管理制度,嚴格按照國家安全質量標準、安全操作規程進行管理,不斷加大安全科技投入,提升安全裝備水平,建立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安全生產管理自我約束機制。
5、強化應急管理。要化解“危機”,各級政府要根據產業分布情況,建立區域性的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和專業應急救援隊伍,配齊應急救援裝備,健全事故應急預案,定期開展應急救援演練,及時對各類預案進行修訂。此外,還要建立防范嚴重自然災害的預報、預警、預防工作機制和預警信息發布監控聯動機制,全面排查易由自然災害引發事故災難的隱患點,建立自然災害隱患點臺帳,落實防控措施,確保自然災害隱患點在控、可控、能控。
6、嚴肅查處事故。要治好“傷口”,嚴格按照“四不放過” 原則,查清事故原因,落實事故責任,真正做到事故原因要水落石出,事故教訓要刻骨銘心,事故處理要有切膚之痛,事故整改要舉一反三,嚴密防范和遏制類似事故的再一次發生。
下一篇:推進安全發展要突出“四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