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北京密云燈展事件的慘痛事實讓我們關心:大量人員集聚在一地時,如何避免發生突發事件及如何面對突發事件?
北京市 張雄浩
答:大量人員的集聚就是一種事故風險,為不發生事故或使損失降到最低,應進行風險評價、危險監控和應急管理。
首先是風險評價。一次大型的人員集聚活動,在策劃過程中,應該進行事故風險評價。這樣可以獲得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場所)可能的聚集人數,聚集人員的構成,哪些是容易受到傷害的脆弱人群以及該人群的數量;可能發生什么類別的事故,事故的地點(場所)在哪里,比如橋梁、狹窄道路或人流密度過大的廣場等;一旦發生事故,造成的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以及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等。其次是危險監控。內容包括根據可能的事故原因及其過程設置危險預警指標,進行全過程、全方位和全天候的危險監測,制定預防事故發生的控制措施等。比如對一座橋梁設置的預警指標為橋面人流密度3人/平方米,當監測到橋面人流密度達到或超過該密度時,應立即采取疏導措施。為預防這種情況發生,平時應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牌,告訴人們橋面的人流密度大于或等于每平方米3人時可能會發生事故,請人們自動按照指示牌的路線行走。事故控制措施是多方面的,如在旅游路線圖上明確標注危險地點(場所),進行各種形式的宣傳等。第三是應急管理,包括應急體系建設和編制事故應急預案。它要求足夠的應急人員、設備和設施等應急資源,合理的應急系統的應急準備,以及科學的組織機構。
公民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應盡量不到或少到人流高度密集的地方。在游樂活動中,要注意組織者的安全宣傳和各種安全警示標志,自覺服從引導。一旦發生突發險情,首先要保持鎮定,同時勸導身邊的人配合和服從工作人員的指揮;要積極尋找一切可能的機會和辦法盡快脫離險境并爭取救助更多的人。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王力爭
《人民日報》 (2004年02月26日 第五版)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