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全國“雙十佳”礦長寧廈煤業集團公司大峰露天礦礦長李寬讓
雄偉的賀蘭山猶如奔馳的駿馬,橫貫于寧夏西北邊陲,以其聞名的優質煤炭資源向世人展示著她的勃勃生機與活力。大峰露天礦就是一座位于賀蘭山腹地的露井合一的綜合性礦井。
近年來,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大峰礦搶抓機遇,搏風擊浪,創出了令人贊嘆的業績。2003年原煤產量首次突破80萬噸,實現利潤2776萬元,在聞名遐邇的太西煤故鄉,大峰礦連創佳績,捷報頻傳。原煤產量由2000年的66.7萬噸提高到 2003年的82.2萬噸,企業利潤由1998年的767萬元提高到2003年的2776萬元,六年時間利潤增長三倍多,全員效率達到4.296噸/工。2003年8月21日實現連續安全生產12周年,創寧夏回族自治區煤炭行業連續安全生產的最長周期。
大峰礦能夠在重重困難中立于市場潮頭,靠的是企業有一位唯實管理、善于創新的領路人。
他,就是大峰露天礦礦長李寬讓。
李寬讓礦長1956年9月出生于陜西扶風縣,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歷任原石炭井礦務局一礦掘進隊隊長、采煤隊隊長、調度室主任、副礦長、礦長等職,1999年11月走馬上任大峰露天礦礦長。他對煤炭事業滿腔熱忱,有著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參加工作20多年來,一步一個腳印,勇于進取,樂于奉獻,以真誠效力企業發展,以樸實無華.譜寫人生華章。在擔任大峰礦礦長期間,面對煤炭市場的激烈競爭,礦井防滅火投入增加,露天大型設備更新等困難條件,不辱使命,逆境搏擊,恪盡職守,帶出了一個團結務實、作風過硬的領導班子,開辟了大峰礦高產、高效、安全穩定的新局面,為此,他多次受到上級領導的表彰。2001年榮獲寧夏第六屆優秀青年企業家稱號,2003年榮獲全國煤礦“雙十佳”礦長稱號,并光榮地出席了石嘴山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為寧夏煤業集團的改革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情系“太西烏金”
李寬讓上任不久,就感到大峰露天礦這副擔子的份量。大峰礦1970年5月開工建設,1973年簡易投產,邊設計、邊生產、邊建設,是典型的“三邊”礦井,先天發育不全。1994年原石炭井礦務局羊齒礦劃歸大峰礦管理,從而形成露井合一的綜合性礦井。該礦地質條件復雜,羊齒井工采區水、火、瓦斯、煤塵、頂板“五害”俱全,屬高瓦斯礦井。露天采區的火區爆破、高段舍場、大型露天設備的嚴重老化和剝采失調,制約著中槽和大峰兩個露天采區的正常接續,礦井經濟發展步履維艱。經過深入細致的調查、分析,李寬讓和礦黨政一班人認為,制約生產、影響效益的是露天采區的正常接續,就是大型設備的更新,井工采區的早產單進效率。
癥結找到后,他果斷地將采剝比調整為1:4。近幾年,礦先后投入巨資購入特雷克斯載重車、KW一4C電鏟、牙輪鉆機、320大功率推土機等大型露天生產設備,更新井工主扇,液壓單體支柱,完善井下安全監測系統,建起瓦斯抽放移動泵站,有效地解決了安全與生產的矛盾,保證了高效安全生產。
“說干就干,干就干好”是李寬讓幾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信條。“太西”優質無煙煤以其“三低六高”的特性,享有“煤中之王”的盛譽。如何發揮“太西煤”的優勢,經過深思熟慮,李寬讓把工作重點放在打造“太西煤”品牌戰略上。他清醒地認識到大峰礦生產的無煙煤煤質雖好,但并非天生麗質。他糾正部分人“皇帝女兒不愁嫁”的錯誤認識,提出“內抓管理降消耗、外拓市場促增收”的工作思路,加強生產過程的管理。他組織工程技術人員,改造選煤系統,增加商品煤規格,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改造裝車系統,徹底解決塊煤限下超標問題,實現提質增收。對內,他從完善管理制度入手,建立起完整的指標體系、責任體系和考核體系,為生產經營和安全生產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證。對外,他從產品銷售、拓展煤炭市場入手,積極走訪用戶、廣泛征求用戶意見,針對市場需求不斷調整生產布局,生產適銷產品。
在市場經濟中勇于弄潮的李寬讓,在從決策上解決原煤生產的效率問題后,又把心思放在產品質量和銷售上,他召集有關人員根據市場變化,積極調整營銷策略,樹立“誠信”理念,提高質量意識,制定了煤質管理辦法,責任到人,考核獎懲到位,嚴格煤質的“配采”管理,使原煤灰分、發熱量等質量指標適應了用戶需求,實現了原煤銷售利潤的最大化,2003年實現銷售收入11652.92萬元。
強化安全管理 實現挖潛降耗
在煤礦摸爬滾打了20多年的礦長李寬讓時刻告誡自己,安全是煤礦生存的根本,是煤礦最大的效益,是職工最大的幸福。如果安全工作做不好,生產、效益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大峰露天礦的安全生產史證明,要實現安全生產,露天火區爆破是難點,井工“一通三防”是關鍵。在此前提下,把安全管理的重點放在火區高溫爆破和瓦斯治理上。首先,堅持從嚴管理、依法治礦,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煤礦安全法律、法規,依法規范企業安全管理和職工行為。針對全礦生產單位職工素質參差不齊的實際狀況,加強對職工的安全業務技術培訓,在堅持有計劃系統組織職工學習安全業務技術的同時,開展“一幫一、一對紅”,師徒互助保安,職工自主保安活動;對特殊工種職工,堅持持證上崗制度,進行特種形式的教育培訓和技術練兵,強化現場管理,堅持干部深入一線,靠前指揮,成立露天采場火區爆破領導小組,每次爆破必須有礦領導現場指揮,生產班組、班班有領導,嚴格執行一工程一規程、一變化一措施,力求做到責任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到位。對重點地區和生產環節實行每天24小時不間斷安全監控,搞好火源、塵源控制,做到防患于未然,杜絕了重大事故的發生。
其次,扎實開展質量標準化安全創水平活動,堅持高標準、高起點、嚴要求,從細微處著手,從點滴做起,針對不同時期、不同崗位和環境的客觀實際,找準關鍵點,定好標準、措施和目標,提出露天求嚴、井工求精的目標,使“精品工程”向全方位發展,向深層次拓展,嚴格動態達標考核,變被動突擊抓質量為主動及時抓質量,2002年露天質量標準化突破省級標準達到部級標準,產品通過IS09000質量體系認證,為安全生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3年8月21日實現連續安全生產12周年,保持寧夏回族自治區煤炭行業安全生產的最長周期。
作為大峰露天礦的礦長,李寬讓更清楚,在地質條件復雜、露井合一的礦井創造高效益,就必須比其他礦井多付出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近年來,他不斷健全和完善以采、掘、機、運、通等單位為中心的成本管理體制,努力做到在保證煤炭質量的前提下想方設法降低成本,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基礎上科學地測算并控制成本,在不斷提高投入產出的條件下有效地降低成本。根據企業成本管理的現狀,提出要走出“三個誤區”,即:完成利潤就行了,成本高低無所謂;現在成本控制已無潛力可挖,否則就會影響安全生產;雖然人人頭上有指標,但只是被動的“管、卡、壓”,成本管理仍是職能部門的事。抓好“四個環節”:一是要嚴抓開采設計工作,充分調動工程設計人員的積極性,把工程技術人員的貢獻與獎勵掛鉤;二是要重視基礎管理,進一步完善管理手段,建立科學合理的成本目標管理責任體系,本著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加大考核獎罰力度,誰超支、誰負責、誰受罰;三是要依靠科技進步,充分發揮現有設備的效能;四是要以節能降耗為主攻方向,特別要把大型設備節能技術改造作為重點,注重投入,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成本。使企業逐步走上了低投入、高產出的健康發展之路。
大膽改革 勇于創新
作為一名有真知灼見的企業家,李寬讓的目光不僅僅停留在眼前的生產經營上。他既考慮眼前,更謀劃長遠......
他上任不久,就開始對職工分配制度進行改革。首先在生產單位試行崗位效益工資,打破級別界限,按崗位的責任大小、技術含量高低、苦臟累險程度、貢獻大小決定職工的收入。大力推行礦內工資二次分配制度,即各基層單位將本單位職工的崗位工資和計件超額工資(或獎金)捆在一起作為活工資進行分配,活工資的比例占工資總額的35%—60%,其余部分作為死工資用以保護老職工利益和保障職工的基本生活。同時,各基層單位二次分配總額與完成的工作任務掛鉤,由礦按月考核獎罰,獎罰后的總額由各基層單位按本單位二次分配實施細則對各班組考核分配,班組對每個人按每天實得分數進行分配,各單位嚴格按考核細則和評分標準,每天評分記分,做到日清月結,上墻公布,自覺接受職工的監督。從而打破長期存在的“干好干壞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技術高低一個樣”的分配體制上的“大鍋飯”,極大地調動了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激烈的市場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針對技術工人年齡偏大,青工學技術積極性不高,設備故障不能及時排除的實際,李寬讓礦長按照“眼睛向內、立足本礦、強化培訓、解決問題”的思路,確定了“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培訓原則,大力倡導“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的學習氛圍,創新培訓機制,突出培訓效果,采用礦集中培訓與基層培訓相結合,培訓與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相結合的方法,使職工實現由“要我培訓”向“我要培訓”轉變。每年對技術比武的優勝者給予每月一定數額的崗位技術補貼,比武落后的職工給予降薪處罰,以此調動職工學技術、鉆業務的積極性,初步實現“精一門、懂兩門、會三門,達到一職多能”的職工培訓目標。他還積極改革用人機制,在堅持黨管干部的基礎上,拓寬選人用人的途徑和渠道,先后多次在全礦青年工人中公正、公開、公平地選聘機關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他的“不改革、不提高、不發展就等于自我淘汰”的思想理念,實現了干部能上能下,形成了激勵機制,激活了用人機制。
以人為本 情系職工
從工人到技術員、區隊長再到副礦長、礦長的李寬讓,對職工有著深厚的感情。他說,職工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關心職工、愛護職工,充分挖掘職工的潛能,是企業領導應盡的職責和必備的素質,也是現代企業家所具備的企業文化理念。為了使每位人的聰明才智都能得到充分發揮,李寬讓礦長時時處處堅持以人為本,尊重每位職工的勞動,承認每個職工都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才能。他深入群眾,關愛職工,給職工以自信,使職工有成就感,鼓勵職工成才,以實際行動贏得了全礦職工群眾的厚愛。
他帶頭在領導干部中開展與困難戶“結親”“結對”活動,不管工作有多忙,他都要定期到自己結對的困難職工家中走訪,并擠時間到其他困難職工家中走訪。在全礦開展了“送溫暖工程”,為全礦困難職工建立檔案,在積極幫助困難職工子女就業的同時,礦每年專門籌集資金對困難職工進行救濟和幫助,使困難職工感受到了企業的關懷和溫暖。無論企業資金多么緊張,事關職工生活的事他都想方設法去辦,先后籌集資金挖坑填土美化綠化礦區環境,使礦區綠樹成蔭,在居民區修建花池,實行封閉式小區管理,新建街心花園,安全文化墻和職工休閑娛樂體育設施等十幾項大的“愛心工程”,職工生活條件大為改善,礦區面貌煥然一新。
他認為,企業效益的增長應該是企業效率、利潤和職工收入的同步增長。圍繞這一目標,他提出了向管理要效益,提高效益增加職工收入的強礦富民戰略。近幾年,職工人均收入穩步增長,大大激發了全礦職工愛崗敬業的熱情。
“眾人拾柴火焰高”。作為一礦之長,他曉得管好一個企業,一個人能力再大也是微不足道的,只有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才能辦好企業。他首先從轉變礦風做起,在領導干部中大力提倡“干就實干、管就嚴管、抓就真抓”,顧全大局,勇于奉獻的工作作風,對副職堅持和衷共濟、用人不疑的原則,落實責任,充分放權,使副職有責有權,大膽工作,既發揮了副職的積極性,又搞好了班子團結。各級領導干部認認真真做事蔚然成風。一個團結務實、奮發向上,充滿激情和活力的領導班子群體,在企業生產經營的舞臺上大展身手。
實實在在做人 認認真真做事
從百米井下一步一個腳印走上領導崗位的李寬讓,盡管工作忙了,事務多了,但他那礦工特有的樸實、勤奮、清正的作風沒有變。他的做人原則是“實實在在做人,認認真真做事”。工作中他嚴格要求自己,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贏得全礦干部職工的擁戴。
他唯實管理,作風嚴謹。礦每次安全辦公會前,他都要到井下采煤工作面或掘進工作面摸情況,親自到露天掌子面、高段舍場了解情況,他善于發現和解決問題,哪怕是小隱患、小問題也難逃過他的眼睛。平時忙于生產經營事務,他就擠時間雙休日深入現場,有時白天開會應酬,他就到夜晚下井。每逢安全生產的關鍵時刻,他都堅持在一線指揮。2002年6月25日,大峰礦羊齒采區ш條帶工作面發生了罕見的老頂大面積來壓,當場壓斷單體支柱123根,損壞支柱166根,壓折損壞丌型鋼梁41根,損壞三用閥100支,因工程質量過硬,未造成人員傷亡。險情發生后,他連續48小時坐陣指揮,干群齊心協力連續奮戰,3221工作面恢復了正常生產;露天火區爆破他親臨現場指揮。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全礦各級領導紛紛自覺深入一線,深入現場,靠前指揮,區隊長井下跟班,現場解決問題。“安全重在管理、管理重在現場、現場重在落實”深深植根于全礦干部、職工心中,成為他們的自覺行動。
冰清玉潔廉自身,煤海創業不了情。幾年來,他一心撲在工作上,節假日、星期天也顧不上休息,孩子上學遠行,他顧不上送送,老人和妻子有病,他也顧不上侍候。他常說,家中的事再大也大不過礦上的事,干工作要盡職盡責,不能留下遺憾。他有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念:領導就是服務。因此,講奉獻不講索取,帶頭執行領導干部勤、廉制度,不貪不占、從嚴律己、管好身邊的人,嚴格按上級有關規定辦事。他積極支持和推動礦(隊)科務公開工作,堅持安全生產重大事項公開,職工關心的熱點問題及時公開,增強企業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他以“實實在在做人,認認真真做事”的人格魅力,受到了職工群眾的信任。
“說干就干、干就干好”,成績已然過去,輝煌緣于未來。寧夏煤業集團“北部挖潛、南部發展”,建設億噸大礦的宏偉藍圖,昭示著李寬讓帶領全礦1800多名干部職工,朝著更高、更新的目標奮進。我們堅信,大峰露天煤礦一定會做強、做富、做美,大峰礦的未來更加輝煌!
(摘自:《中國煤炭企業管理》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