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爾濱市民排隊打水的日子里,一位老婦人眼光中透出平靜與茫然
■本報記者石立飛攝
“立,住也,在一之上。”———許慎《說文解字》。哈爾濱大停水事件之后,我們希望政府能保持誠實立信這一水準以上的進步。
60年抗戰(zhàn)紀念,戰(zhàn)勝國的目光中既有榮耀也有對不承認歷史的國家與民族的蔑視。
誠實實在是中國的最大美德之一。
———羅素(英)
當生存危機就在眼前,不能公布真相讓我們忍無可忍。
顯然,從吉林石化爆炸事故發(fā)生到哈爾濱因松花江水污染正式公告停水,公眾得到的答案是不完全的。雖然當?shù)卣皶r扭轉了態(tài)度,但仍不免讓人遺憾。
危難方見真情。一個城市是不是宜居,在危機突然到來時的表現(xiàn)更有說服力。
那一晚,孩子的逃亡
11月23日晚6點,張松華和妻子李麗莉擠出喧囂的哈爾濱火車站,長舒了一口氣。
“真和春運一樣,何苦呢!”他嘴里嘀咕著,“這回家里就剩咱倆了!”張松華扭頭白了李麗莉一眼。
夫妻倆吵來吵去的主題是,停水之后要不要把兩周歲的兒子和六旬老母親送到上海姐姐家去。
“我能將就,幾天不洗澡也沒什么。可是孩子不行。我們最擔心的是,停水之后松花江水質會不會仍對人體健康產生潛在影響。”張松華告訴記者。
那幾天,哈爾濱600多萬市民和他一起憂心。此次哈爾濱停水事件,其規(guī)模和性質(污染)是新中國以來首次;而伴隨著停水的還有方興未艾的地震傳言。
11月21日起,兩天之內,當?shù)卣畬νK录蛴羞^幾種解釋:
第一個公告說全市要停水,原因是要維修管線,這自然難以使人信服,哪有檢修管線,不按區(qū)按片來做,而是一下子停掉全城的水呢?
第二個公告宣布松花江水“可能已被污染”,還是遮遮掩掩;直到第三次才明確公告市民并舉行新聞發(fā)布會通報,由于11月13日吉林石化發(fā)生爆炸事件,已經導致哈爾濱市水源地松花江水被污染。
那一天,城市的混亂
“11月21日下午3點多鐘,好像也就半個小時的工夫,超市一下子擠滿了人。貨架上的純凈水、礦泉水、面包、香腸被席卷一空。”哈爾濱道里區(qū)經營一個中型超市的王國忠告訴記者。事實上,在這個時候,整個哈爾濱市的水批發(fā)市場都沒貨了。
黑龍江電視臺一位記者用“瘋狂”二字來形容當時的搶購場景。“下午4點多鐘我從道外區(qū)采訪回來,順便到超市,只搶到了一箱可口可樂,排了快兩個小時的隊才交上錢,超市的食品都快被買空了。”
當天下午3時開始,哈爾濱市區(qū)開始大塞車。得到停水消息的人們蜂擁進入市場,水價迅速被上抬三倍。
當夜,當?shù)孛襟w稱,有市民甚至在汽車和帳篷里度過了這混亂的一夜,有關停水的真實原因也被一再扭曲。
那之前,松原停水多日
令人難以理解的是,最后形成全國沸沸揚揚的公共危急事件,當事兩省政府、決策部門的溝通、決策、應變公眾幾乎毫不知情。甚至哈爾濱市水文局的工作人員當時也抱怨,吉林人為什么不把吉石化已經造成松花江水體污染的情況公開?
事實上,黑龍江省水務局局長董淑華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從11月14日起,關于松花江水污染帶的監(jiān)測方面,吉林、黑龍江兩省水務監(jiān)測部門一直在進行合作和溝通,松遼水利委員會水資源保護局局長李志群則認為,造成外界誤解的原因是“這些工作都沒有宣揚,只是默默工作”。
而同樣位于松花江畔的吉林省松原市早在11月16日起便開始停水,直到11月23日,連續(xù)停水七天的松原市才正式恢復供水。這一時間,恰好是松花江水污染團完全流過吉林市,逼近哈爾濱的時刻;而此前一周,吉林松原停水的消息幾乎不為外人所知。
那之后,市民很理解
政府失策后,面對公眾的恐慌,哈爾濱市政府能及時采取補救措施,考驗了政府的應變能力。
停水那幾天,家住道里區(qū)的李志發(fā)大爺天天看電視新聞,時刻關注著這污水啥時候能流過松花江。
由于停水,全家人都學會了節(jié)水,每天早上把洗菜做飯、洗臉刷牙的水全存起來,然后用來沖廁所,全家人從11月22日開始就沒有洗衣服、洗頭了。
“現(xiàn)在可不能再浪費水啦,以后也必須像現(xiàn)在這樣節(jié)約用水。”李大爺?shù)睦习閺堷P大娘說,“雖然政府現(xiàn)在已告訴我們供水電話,一個電話就有人送水上門,但我們一次都沒打過。”
“這時候政府也不容易,我們不能再給政府添麻煩。”張大娘說。
“在這個時候,大家都是為一個目標,就是為了盡快結束停水的日子,大家都不容易,每個人之間,老百姓與政府之間,都要學會理解。”李志發(fā)大爺說。
公布真相后,市民對政府的理解既是對政府的信任也是對政府的支持,市民的“寬宏大量”與部分官員的“畏手畏腳”即不信任公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個大型城市,600萬人連續(xù)數(shù)日斷水。一名赴哈爾濱采訪的外地記者說,看著哈爾濱市民用上所有的盆罐在家里存水的場景,我不由自主地問:如果我住的城市發(fā)生這種事,會怎么樣?據(jù)《瞭望東方周刊》
他們的態(tài)度
周生賢在黑龍江檢查污染監(jiān)測
我愿做一柄劍,我愿做一頭牛,我愿做一把傘。
———新上任的國家環(huán)保總局局長周生賢說。在他之前,穩(wěn)居中國最高環(huán)保官員職位12年的解振華因松花江污染事件引咎辭職,周生賢可謂受命危難之間。
地震災民等待空運
我總有一種犯罪感
———當年唐山地震監(jiān)測工作的主要負責人、唐山大地震幸存者,事隔20多年后終于說出深藏心底的秘密。
停水期間哈爾濱一家超市
這個周末不收禮,收禮只收礦泉水。表白的小伙子手里拿的不再是巧克力和玫瑰花,而是娃哈哈礦泉水———我的眼里只有你。撒嬌的女孩子不再抱怨沒有玫瑰,而是抱怨:“看看人家男朋友,送水送的都是大瓶的!”
———哈爾濱停水期間流行的一個冷笑話
外面的聲音
■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
哈爾濱的污染事件提醒人們,在經濟蓬勃發(fā)展之際,中國正面臨嚴峻的環(huán)境挑戰(zhàn)。包括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內的中國高級領導人已經把環(huán)保列為政府的頭等大事,屢次呼吁中國轉向在經濟上可持續(xù)的發(fā)展政策。
■路透社
哈爾濱等候領取安全用水的居民排成長龍。與此同時,北京高層開始開會討論如何解決中國“嚴峻”的環(huán)境問題。哈爾濱的水源污染使致癌毒素流入水中,但這起事故只是中國更廣范圍內存在的環(huán)境問題的一次表現(xiàn)。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下一篇:遙望他們的背影(珠下走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