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
日本奈良縣斑鳩里,有一座建于天平十九年(公元747年)的古剎法隆寺,是世界上最早的木結構建筑之一,總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昭和三十四年(1949年)1月26日上午七時,這里發生火災,金堂大殿被毀.火災是因在對殿堂進行檢修時,熒光燈烤著了佛堂內的可燃物所引起的.金殿及殿內的12幅壁畫均是日本的國寶.法隆寺火災是日本歷史上損失最為慘重的火災.為了讓日本人民記住這一歷史教訓,日本政府文部省規定,從1955年起,每年的1月26日為文物防火節.
波蘭、匈牙利、奧地利、瑞士、德國的巴伐利亞州以及英國和意大利的一些地區都把5月4日定為本國或本地區的消防節.那么是為什么呢?還得從公元184年的5月4日說起.那一天,古羅馬的軍事長官弗洛里安因傳播基督教而被判處極刑(沉入河底).1184年,弗洛里安的遺骸轉移到波蘭克拉科夫的一個教堂里.不幸的是,1528年4月24日,那里發生了一場災難性火災,城市的大部分建筑被毀,而保留弗洛里安遺骸的那個教堂卻完好無損.從此,人們都說是這位圣徒參加了那次救火,所以使得城里的一些建筑包括保留弗洛里安遺骸的那個教堂免遭火劫,許多神話也由此而生.這樣,從16世紀后半期起,他的名字逐漸成了消防的象征,他的像出現在消防部門的旗幟上和徽章上.同時,他的遇難日也成為消防員的節日.
古羅馬是世界文化發源地之一,各種建筑堪稱一絕.然而,火災給這個文明古國帶來過巨大災難.公元前390年,高盧人入侵羅馬,撤走時在全城放火.古羅馬城早期的一切建筑及其檔案資料、文物書籍大多被焚;公元64年,古羅馬城又遭大火,延燒六日;公元80年,再遭火劫,延燒三日.這幾場大火給這座城市以毀滅性的打擊.可怕的火災使古羅馬居民誠惶誠恐.為了避免火災,他們造了一個火神,名叫伏爾甘,象征破壞性的火.人們在詩歌中描述著各種火災都是伏爾甘降臨的.每年8月22日,古羅馬居民都要舉行伏爾甘節.節日那天,人們向熊熊燃燒的火堆投擲小魚等物品,以向伏爾甘祈求免除火災.
西班牙華林西瓦城的200多座建筑宏偉、富麗堂皇的"樓房",每年3月19日午夜12時整都會燃起熊熊大火,直沖云霄,照亮全城.不知內情的外來游客會以為這個60萬人口的城市一定是遇上大火災了.其實那些在各大街道和廣場上燃燒的大房屋全是紙造的,眼前所見只不過是該市一年一度的"放火節"奇觀.大約一刻鐘之內,這場人為的大火將燒掉總造價約150萬美元的紙屋.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