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管理規范的企業,每年諸如“安全生產、文明治理”等為主題的宣傳檢查和教育活動的確不少。或許因為太雜太多,或許因為太過于走過場,時間一長,人們不以為然。可就安全工作而言,假如一家企業沒有類似“安全生產月”這樣的主題活動,那么企業的安全生產形勢想必會受影響。
人們反對形式主義,但并不能摒棄所有形式,因為,一定的形式可能是相應內容的必要的載體。就“安全生產月”活動而言,它雖看似一種形式,但這種形式有它的實際內容,這些內容是用鮮血和生命寫就的,它就像警鐘一樣,敲一下讓人激靈一下,這種形式本身就是一個教育、督促和轉變觀念的過程。
任何一種不良習慣,一但用立法的形式確定和加以約束,它就不是一種簡單的習慣問題。《安全生產法》頒布以來,我們再把“要根除習慣性違章”當作一種只是企業的規章制度去執行的話,難免與這幾年學法、懂法和用法的實踐有悖,因為它已經被列入法律條文的范疇而不是簡單的“尊章辦事”了。看起來,問題的關鍵仍然是解決一個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乃至于生命意識和健康意識提高的事情了。
早在幾年前,筆者曾在蒙達公司與法國人一起干過機組大修,親眼目睹了人家大熱天兒捂得那個嚴實,“挺干凈的現場”還穿著一次性塑料工裝,戴著有氧空氣呼吸器,安全防護意識的邪乎勁兒,令現場的國人看不慣。
細細想來,不是咱中國人比外國人的命廉價,也不是經濟和生活水平不如人家,而是在安全保護意識上有了差距。我們的一些職工干起活兒來,往往是講了義氣忘了規矩,多難多險的活兒也趕上,用老百姓的話說:干活憑的是“靈氣勁兒”。然而講科學、講程序、講法律的施工,卻很難受人重視。
所以,搞一項長期的工作,除了要靠成了文的法律和規章制度約束外,時不時還得有一些主題宣傳活動來喚醒和督促人們懶惰了很久的意識。顯然,“安全生產月”活動,就起到了一個時時刻刻提醒大家注意安全,逐步提高員工安全意識的宣傳效果,它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視。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安全大事必做于“細”
下一篇:安全工作必須做到勤拂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