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無意中讀到一篇關于“安全生產月”的文章,憶起一年一度的“安全生產月”來。想起那些血淋淋的安全事故,未免心有余悸,想起曾經大張旗鼓防患未然的宣傳,又心存安慰。今年的“安全生產月”又過去很長時間了,不可否認,經過一個月的集中安全生產治理整頓,各行各業的安全生產狀況都有明顯好轉。尤其是與安全息息相關的電力行業,通過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得到進一步提高,安全基礎更加堅實,營造了良好的安全生產大環境。從活動開展的總體效果看,收到鳴鐘警戒、嚴查自律、防患未然的效果。但是,電力企業的安全治理非一日之功,不可能通過“安全生產月”搞一個月的活動萬事大吉。“安全生產月”后,更要有居安思危之心,有常溫“安全生產月”之習,發揮“安全生產月”的長期效應,防止“安全生產月”活動后,滋生高枕無憂的麻痹大意思想。
每年的“安全生產月”,通過媒體宣傳、舉辦活動、各級檢查、領導督辦,解決了一些安全重點難點,清除了一些安全死角,消除了安全生產隱患。職工通過參加“安全生產月”活動,安全意識提高,安全行為自覺,這些應該都是“安全生產月”活動取得的成績。但是,“安全生產月”過后,有些單位的安全立馬被打入冷宮,政策法規無人宣傳,隱患無人過問,措施無人落實,安全意識松懈,存在典型的形式主義后遺癥——活動一陣風,過后就放松。
“安全生產月”不是一勞永逸的。多年的安全生產經驗、內在規律告訴我們,不管在任何時期,電力生產都必須繃緊安全這根弦,沒有輕重緩急之分。所以,筆者認為“安全生產月”有沒有并不重要,關鍵是我們平常就把好安全關口,在平常的工作中,把相關政策法規宣傳好,安全責任、整改措施落實好,不一定非等到“安全生產月”或有什么活動時才把安全擺上桌子面大張旗鼓地宣傳、檢查,平常卻置之不理。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我們也需要經常溫習“安全生產月”活動,始終不懈地保持“安全生產月”的“新鮮度”不減,扎實安全工作,踏踏實實地作好安全體系的日常建立和安全責任、安全措施的落實。各級主管部門、各級領導更要帶頭保持“安全生產月”的長效性發揮作用,不能過期作廢。只有這樣,才不失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的實際意義。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