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參加了一個班組開展的“我的作業習慣安全嗎?我的作業習慣違章嗎?我的作業習慣會傷害自己和他人嗎?”的班前三問研討會,職工以自問自答、相互問答的形式,敢于自我亮丑“揭短”,查找出了很多的不安全作業方式和作業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但筆者在討論中發現,有的職工“揭短”的雷聲雖大,“補短”的雨點卻小,對整改措施提得相對較少。
安全是相對的,不安全是絕對的。安全事故的發生決不是偶然的,必然有內在因素,許多事故的發生就是沒有及時發現潛在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由此可見,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在安全生產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人、設備和環境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有了短處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藏短、護短。敢于“揭短”,就會使管理漏洞和安全隱患沒了藏身之地,多揭一處短,就能多一份安全保障。因此,必須本著對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與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勇于正視問題,敢于揭露問題,及早挖出那些潛在的、棘手的安全問題。
亮丑“揭短”的目的是“補短”。如果光“揭”不“補”、“一揭了之”,實則于事無補。敢于自我“揭短”需要勇氣,但要改正自身的不足“補短”則更需要勇氣,“補短”是完善自我、改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小洞不補,大洞吃苦。在安全生產中,隱患和問題發現得越早,解決得越及時,發生安全事故的幾率越低,效果越好。反之,“短”就會越拖越長,最終造成舊“短”未補,又添新“短”。在“揭短”之后,必須第一時間去“補短”,堅持一步一個腳印,抓實、抓準、抓緊,具體地解決問題,解決具體的問題,對揭出的“短”緊抓不放,問題不解決、“短板”未補齊決不撒手,安全問題未消除決不罷休。
敢于自我“揭短”,可以幫助職工準確、全面地查找安全生產中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環境的不安全因素,而勇于“補短”則能夠對癥下藥,不斷改進作業行為、整治作業現場、堵塞管理漏洞。因此,在安全工作中只有敢于和善于“揭短”,并真抓實干勇于“補短”,才能實現安全本質化水平的提高,防患于未然。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年終更要擰緊安全弦
下一篇:抓安全要關注職工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