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安全生產工作,我們黨和國家不可謂不重視,對安全生產事故危害性的認識也不可謂不深刻,對安全工作工作抓得不可謂不緊,但為什么還是會反復出現一些群死群傷的事故呢?剖析近年來各地發生的安全事故的原因,我們可以看出,職工安全意識淡漠是導致事故發生的一個主要因素。
實際上要想實現安全生產形勢的根本好轉,固然要完善安全法律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加大處罰力度,但這遠遠不夠,還必須從提高人們的安全意識抓起。我國的安全生產方針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我認為,這個預防,不能缺少人們的心理預防。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們國家安全教育和宣傳這篇大文章做得很不到位,造成了許多人安全意識的缺失。安全工作并不只是政府和某個部門的事情,而是全社會、全體公民的事情,應從娃娃抓起,學校要開設專門的安全課程,把安全意識與思想品德掛起鉤來,作為評價好學生和做人的一個重要標準,對那些在安全上有嚴重污點記錄的人,今后,在銀行信貸、職務升遷和就業等諸方面都要作出嚴格限制,以讓人們普遍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同時,政府部門和全社會應采取各種方法樹立好的安全典型,激勵大家爭當安全工作的帶頭人,一個人的力量也許有限,但精神感召力量卻是巨大的,可以喚醒更多人的麻木心理和良知,最重要的是讓那些任意違反安全規則者自慚形穢,無處遁形,從而營造出一個人人關心安全和愛護安全的良好局面。
安全意識的培養,關鍵是引導人們主動地去改正自己的不良習慣和行為,強化和培養安全意識,而非一味地強制人們去被動地接受。如有人為了防止人們酒后駕車,打出了“酒后駕車,車毀人亡”的警示牌,而有人卻寫出了如此充滿情感的話語:“爸爸,我和媽媽盼你平安回來”。兩者誰能引起大家心理共鳴,可以說不言而喻。前者給人的感覺好像是把人們都當成了違法犯罪分子,絲毫不通人情,非常讓人反感,行為都是被迫的,而后者,則從人性化角度出發,道出了人們珍視家庭幸福的美好情感,容易引起共鳴,是人們主動情愿的。兩相比較,誰更長久,誰效果更好,就不言自明了。因此,安全意識的培養,要從大多數人的心理認同角度出發,打情感牌,順勢而為,這樣才能具有長遠的生命力。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安全責任狀不能一簽了之
下一篇:安全檢查切莫“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