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從字面上分析,就是通過宣傳教育的方法,使交通參與者產生一種意識,在熟悉基本道路交通法規的基礎上,懂得遵守法規的重要性,從而自覺遵守法規,保護自己,避免傷害別人。從這個意義上講,交通安全宣傳教育重在預防,是交通管理工作的前沿陣地,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所以,結合從事基層一線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多年的體會,人人皆知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希望,他們的健康成長,與家庭幸福、社會穩定息息相關。加強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交通安全環境,事關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和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寧。那么,如何預防交通事故,如何降低交通事故對中小學生的侵害呢?做好中小學生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將從當前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現狀談一談粗淺看法。
一、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現狀及分析
(一)學校教育方面:交通安全基礎教育薄弱。學校主動開設安全教育課程的很少,即使有交警部門來督促,多半都是走走過場而己;學生的交通安全防護差不多都處于一種自發狀態,學校將學生的安全責任完全寄希望于家庭和社會;學校對學生遵守交通法律的情況掌握不實,缺乏必要的考試、考核和督導;教育的對象層面窄,僅限于小學生或低年級的學生,中學生很少有上交通安全課的,更不用說參加交通安全實踐活動了。
(二)學生自身因素方面:一是由于中小學生自身具有生性好動、好奇心強、爭強好勝、天生貪玩、心理脆弱、記憶力強等特點,道路交通違法行為時有發生,極易引發道路交通事故。當前,中小學生存在的主要違法行為有:未滿12周歲騎自行車及未滿18周歲無證駕車和偷開機動車;過馬路時不作前后張望,隨意搶道,在車輛臨近時突然橫穿道路;追爬、攀趴公路上行駛的機動車;騎車在公路上互相追逐、嬉鬧玩耍、雙手離把或單手扶把等;乘坐無牌無證、超員車和三輪汽車、拖拉機等等。二是中小學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識普及較少。由于中國的應試教育,造成了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現象,中小學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識相對較少,對110、122、120這些常識性的報案電話也不太熟知,因而常常出現中小學生騎車上車、成群結隊,步行上路,搭乘公車、不守秩序等現象發生,為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埋下了隱患。即使發生交通事故,他們也不知道如何及時報警,從而給肇事逃逸駕駛人以可乘之機。
(三)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方面:一方面從警力而言,警力嚴重不足是普遍存在的客觀現實。由于基層中隊及一線民警承擔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任務重,工作忙,日常交通管理勤務已顯得捉襟見肘,因而面對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少數同志確實存在為完成任務而走過場的現象。另一方面宣傳形式和內容單一、枯燥。上交通安全課、作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報告、播放電視光盤和圖片展覽幾乎是慣用的幾種宣傳方式。缺少針對性、新穎性,中小學生接受效果相對較差。
(四)各職能部門方面:
政府各職能部門漠然對待校園的交通現狀。各職能部門對道路交通安全的教育只浮于表面。二是社會輿論及各大宣傳媒體對校園的關愛缺乏熱情。大多數的宣傳只是流于行式,沒達到預期的宣傳教育效果。
二、開展中小學生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的對策
在以人為本、實施人性化教育的今天,我們對中小學生的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也要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宣傳的內容、形式和手段要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減少并及時發現和排除事故隱患,未雨綢繆,防患未然,確實給廣大的中、小學生創造一個安全、安寧、安心的學習環境。
(一)政府重視、部門參與、齊抓共管。《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經常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
1、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是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系統工程,要認真貫徹依法治國方針,制定長期的交通安全教育規劃,以法律形式加強確定并保障實施。
2、召開定期聯席會議。由政府牽頭,定期組織安全、公安、教育、學校、交通等部門參加的聯席會議,各部門要對學生安全狀況進行講評,對好的做法予以推廣,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
3、建立考核機制,嚴格獎懲。各級人民政府要將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納入各單位年終目標考核范疇,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機制,嚴格兌現獎懲。
(二)納入日常教育日程,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條第四款規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納入法制教育的內容”。
1、強化中小學生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監督管理工作。教育行政部門、學校,要把交通安全教育納入法制教育的內容,高度重視對中小學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開展多種形式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動,提高在校學生的交通法制意識和安全意識,讓他們遠離交通事故、健康成長。
2、建立校園交通安全形勢分析制度。由教育行政部門牽頭,組織各中、小學校分管安全的負責人,定期召開安全形勢分析例會,對照公安機關的相關要求,對學生遵守交通法律的情況進行深入分析,特別對潛伏的隱患,看似不經意的違法行為,要通過形勢分析會得到有力的糾正。真正使“車禍猛于虎,生命不回頭”的觀念牢記于廣大學生和教職員工的心中。
3、建立“交通安全學校”、“交通安全班”、“遵守交法好學生”等評選制度。可采取學生“持卡上路”方式,違法時,由執勤交警予以糾正和教育,并記入聯系卡中,每月底交警部門將登記的學生違法情況反饋給學校和市(縣)教育局,每學期由市(縣)教育局牽頭,對轄區內的學校實行考核評定,獎優懲劣。
(三)履職盡責,全面教育。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在對中小學生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方面,要立足本職,采取新穎、創新的方式全面開展:
1、針對學生特點,對癥下藥。要借助其好動性,組織學生開展交警警體操訓練;借助好奇性,組織學生開展形式新穎、靈活多樣的普法活動。如在校園設置模擬道口及復雜路況。讓學生搞好模擬規范道路交通行為訓練;借助學生的好強性,組織學生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識競賽,道路交通知識漫畫比賽等活動;借助學生記憶力強的特點,組織他們觀錄像看展板、搞典型案例剖析,通過直觀形象的教育形式增強他們對道路交通安全知識的消化吸收。
2、形式新穎、內容創新。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中小學生日趨成熟,以往灌輸式的宣傳教育方式必將被"按需求接受知識"所取代。這就要求交通民警在宣傳教育方式上要推陳出新。一是在內容上。交通安全圖片展,可以使用卡通形象設計制作,盡量搜集內容涉及中小學生違反交通法律法規而導致的交通事故案例,要將正確的交通行為用簡潔、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和圖片向學生傳播;二是在形式上。可以以開展“少年兒童平安才能回家”活動為載體,推廣小學生交通安全“小黃帽”路隊制,開展交通安全知識競賽和演講比賽,“小手牽大手”等活動,以提高學生自我保護能力。
(四)發揮新聞媒體力量,營造社會宣傳氛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條第五款明確規定:“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有關單位,有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義務”。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宣傳欄、宣傳車、宣傳單、信息簡報等宣傳陣地,廣泛深入地開展交通法規、交管動態、事故圖片巡展等活動,在社會中營造一種“交通管理人人有責”的氛圍。定時播出提示中小學生安全出行的宣傳畫面,特別是推出動畫片等中小學生喜歡的節目時,有意識地插播一些宣傳教育公益廣告,此種宣傳方式長期堅持,久而久之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所述,我們通過教會一個人,可以帶好一個家庭,促進一個村莊、一個工廠、一所學校,從而輻射整個社會。因此,在對中小學生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工作中,我們一定要堅持用制度規范各自的行為,恪盡職守,堅持用機制管理校園的交通安全,內外結合,標本兼治。讓我們學校、家庭、社會共同攜手,為孩子打造一片安全的天空。
上一篇:中國道路安全的戰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