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引起車輛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概括起來講無非兩大方面,即技術因素和心理因素。駕駛技術是駕駛員對車輛控制的熟練程度及對路況中所出現的各種情況處理的能力。駕車多年的駕駛員在技術方面一般沒問題,發生車輛事故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心理因素。
賭氣行車 駕車賭氣是很多駕駛員易犯的弊病。市內行駛,堵車現象時有發生,有時駕駛員急于趕路,前面的新手偏偏蝸牛般爬行,鳴喇叭、閃燈無濟于事,一怒之下,找個間隙左沖右插,不顧一切地超越,還故意在其它車之前以更慢的速度阻擋幾分鐘,以作報復;有時其它車輛超了自己時,心里不服氣,就猛然提高行駛速度與之一較高低,直至決出勝負。有的駕駛員認為自己的駕駛技術高超,從而麻痹大意,覺得沒有什么可怕的。如果有這樣的行為和想法,就說明你需要調整一下心態。駕車的時候,要常想一想可能發生的意外。只有警鐘長鳴,才會保持清醒的頭腦,才會時刻小心謹慎,才能做到手腳靈敏,也才能避免發生危險。
違規行車 酒后駕車、疲勞駕駛、急速狂飆等違反交通法規的行為易引起車輛事故是行車常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其實這也是心理扭曲的表現。
接打電話 駕車過程中接打電話,也是導致車輛事故的一個危險因素。據實驗,駕駛員行車過程中通話時,注意力會下降20%~70%,照顧汽車及周圍環境的精力減少,事故的隱患必然增加。在德國,安裝車載電話的汽車有1/3發生過相撞事故,肇事率是無車載電話汽車的10倍。
聽音樂音量過大 駕車時聽聽音樂對減輕旅途勞累、放松緊張的神經會有一定的幫助,但是若音量過大,就會加重駕駛員的聽覺負擔,分散注意力,降低判斷情況的準確性,常會導致車輛事故發生。實驗表明,當音量為75分貝時,駕駛員判斷情況的失誤率低于24%,而當音量為95分貝時,判斷的失誤率則超過40%。
顏色 明亮的顏色易提高駕駛員的感覺興奮,駕駛員若能經常看到行人耀眼的服裝,就能全神貫注,減少車輛事故的發生。因此,學生的“小黃帽”、紅色的小旗等,能有效地提醒駕駛員引起注意。汽車的顏色同樣與安全有關,在雨霧天、黎明和黃昏,明黃色和淺綠色的汽車最易被人發現,發現的距離比一般深顏色的汽車要遠3倍左右。淺鮮艷的色彩,不僅看上去增大了汽車的輪廓,而且還可使迎面而來的駕駛員興奮和精力集中,因而有利于行車安全。
特殊時間 午間時分:11時至13時,駕駛員的大腦神經系統已趨疲勞,反應靈敏度減弱。黃昏時分光線由陰轉暗,駕駛員容易出現視覺障礙,易導致判斷失誤、采取措施不當。據不完全統計,每天17時至19時發生的交通事故約占全部事故的1/4,因此尤須小心。午夜時分:午夜1時至凌晨3時,萬物處于“休眠狀態”,使駕駛員容易產生道路空曠的感覺,于是便天馬行空超速駕駛,結果經常有長途行駛的駕駛員把車撞到路邊的樹木或建筑物上還渾然不覺。
服藥 生病吃藥是很正常的但每種藥都有一定的副作用,藥在人體內發揮作用時,對大腦、肢體的控制力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此期間最好不要行車,特別是出租車駕駛員。某李姓出租車駕駛員就有過因感冒多吃了一粒感冒藥犯迷糊而駕車翻越護欄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