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簡介
1989年 6月,某機器制造廠機加工車間,一定柱懸臂起重機起升機構電動葫蘆由于起升限位機能失效,造成起升鋼絲繩破斷吊載失落而砸傷機加工設備的一起事故。
2.事故發生過程
事故現場是在一機器制造廠機加工車間的一臺立車車床旁邊,架設一臺定柱懸臂起重機,用來吊運工件以便加工。由于電動葫蘆起升限位保護裝置機能失靈,造成鋼絲繩被拉斷致使工件跌落砸到立車工作臺上,將立車臺面砸毀,不得不大修同時使其精度受到影響。
從事起重運輸作業的起重設備是一部定柱式懸臂起重機,其起重量G=500kg、懸臂長l=4m、有效起升高度 H=2m,配用電動葫蘆為 CD 0.5-6型鋼絲繩電動葫蘆,起升高度限位擋塊調整的有效起升高度為2m即斷電停止升高。
現場是利用0.5t定柱懸臂起重機吊運鑄鐵毛坯件到立車車床上裝卡加工,由于工人甲因該起重機吊裝繩長而起升高度不大,故常常加大起升高度而使起升限位器動作。由于起升限位開關經常動作曾出現過損壞故障而失靈,幸好只造成吊鉤滑輪外殼與卷筒外殼相互頂傷損壞,起升鋼絲繩破斷吊載失落,但未曾傷及人員及機床,經修復繼續使用,因而也未能引起有關人員警惕與重視。
本次事故是發生在工件加工結束后,工人甲又用較長的吊裝繩吊起工件,為了吊起工件甲不得不盡量提升吊鉤上升位置,當吊鉤已上升到起升極限位置即限位位置時,而起升限位開關沒有動作斷電,吊鉤繼續上升,雖然甲已發現立即松開上升按鈕,結果吊鉤滑輪組仍繼續上升,吊鉤滑輪組已頂到葫蘆卷筒外殼,卷筒仍繼續纏繞,最后將鋼絲繩強行拉斷,吊鉤滑輪組及吊載同時失落砸到立車車床臺面上,車床臺面遭到毀壞,不得不停機停產,工件精度遭到破壞而報廢,雖未傷及到人但經濟損失是嚴重的。
3.事故原因分析
根據事故現場調查與分析,這起事故發生的原因如下:
(l)曾發生過起升限位系統失靈,眼位作用失效,車間及操作工甲均未能從中吸取教訓,分析原因,以致于發展到出現這次事故絕非偶然。
(2)經事后檢查分析此次事故原因是電動葫蘆起升開關箱內的起升磁力起動器觸頭沾連,起升限位開關動作后也未能斷開起升電路,當時甲已松開手電門起升按鈕,結果吊載仍繼續上升而失控,最終造成起升鋼絲繩被強行拉斷終成事故。
(3)缺乏設備定期檢修維護,是這起事故的內在原因。
(4)磁力起動器觸點沾連的原因,主要是產品質量差,機械及電氣原件壽命低,是否是假冒偽劣產品尚未查清。
(5)沒有應急救護措施,起重機手電門上沒有斷開電源的設施與機能,起重機離電源開關距離又太遠,只能眼看著鋼絲繩被拉斷而不能停機。
4.事故結論與教訓
這是一起典型的不吸取事故教訓、違反起重機安全操作規程、缺乏維護保養及缺少應急排險措施等原因造成的事故案例。
這起事故的教訓是:
(1)起升限位開關不允許隨意動作。
(2)應重視已發生的事故及隱患,否則后悔莫及。
(3)起重設備必須建立日檢、月檢及年檢制度。
(4)目前社會上電動葫蘆起升限位失靈事故時有發生,應當引起有關方面的注意!
5.事故的預防對策
(1)力求減小吊裝繩長度,控制起升高度在一定范圍內,不得輕意使起升眼位動作。
(2)經常檢查維護起升限位器、導繩器及導向桿等有關零部件,如發現損壞及異常應及時修理或更換。
(3)提高國產磁力起動器質量,加強機械和電氣原件壽命試驗考核,選用優質磁力起動器。
(4)手電門控制按鈕應增設總電源開關,如鑰匙開關等。
上一篇:冶金行業起重機傷亡事故案例分析
下一篇:手拉葫蘆鏈條拉反重物墜落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