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時間:2009年7月24日8時許
事故類別:起重傷害
傷亡情況:一人重傷
事故經過:
2009年7月24日上午8時許,宏業公司承包股份公司不銹冷軋廠寬幅精整作業區鋼卷包裝作業的包裝作業區丁班下夜班。按照宏業公司包裝作業區有關規定,準備將本班組已包裝完畢的6個鋼卷由包裝區吊運到成品區后下班。
7時50分許,股份公司不銹冷軋廠天車作業區丙班天車工韓××接班后,按規定對寬幅精整作業區3#橫切區域AB跨3#天車進行檢查、試車。8時許,在宏業公司包裝作業區丁班包裝工李×(男,38歲,班長)的指揮下,開始6個鋼卷的吊運作業。
8時20分許,第4個鋼卷由包裝區吊運到成品區,包裝工李×指揮天車將該鋼卷放到相應位置后,吹哨指揮天車司機通過操作向西移動小車,將C形鉤(長2.5米,高1.9米,厚0.26米,重約4噸)從鋼卷中退出。由于C形鉤下降不到位,退出不暢,退出約1/3時卡住不動,這時天車小車繼續向西移動,c形鉤突然全部退出,并向李×所在方向擺動,將李勇擠在C形鉤與另一個鋼卷之間,李×大喊“救命”,同時倒在地上。
現場人員發現后,立即撥打太鋼總醫院急救電話聯系救治。后經太鋼總醫院診斷,李×盆骨骨折。
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c形鉤從鋼卷中退出后,向包裝工所在方向擺動,將包裝工擠在C形鉤與另一個鋼卷之間,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間接原因
1)包裝工無證從事指吊作業,且違反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吊運鋼卷時,人員必須站在C形鉤側面,嚴禁站在C形鉤正面退鉤”之規定,退鉤過程中站在c形鉤對面,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2)、天車工違反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地面人員站位不安全時,不得開動天車”之規定,在C形鉤對面有人的情況下,開動天車小車進行退鉤,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3)、作業區域空間狹窄,在沒有安全通道的情況下,物料之間的人行過道不符合國家標準;現有安全操作規程和作業標準不完善,對于在空間狹窄的作業區域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退鉤不暢時如何處理等沒有明確規定,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4)、 日常安全監督檢查不嚴格、不細致,逐級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又一重要原因。
5)、協力單位與生產單位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協調不夠,不能針對事故隱患、違章違制等問題及時溝通、共同研究解決方案,是造成事故的管理原因。
預防措施:
1、各單位要將該起事故傳達到全體職工,引以為戒,深刻吸取教訓。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各專業管理人員要深刻反思自身安全責任落實程度,反思所管專業安全責任落實情況,反思是否在安全工作的各環節都做到了嚴格、細致、落實。要對照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查找漏洞,通過現場問題表象認真剖析管理不足,加強整改,確保各層次、各專業、各環節安全工作落到實處。
2、突出抓好現有安全操作規程和作業標準的執行。要教育崗位操作人員牢固樹立嚴格執行規程和標準的思想,把嚴格執行規程和標準作為上崗作業的基本職責。依法落實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和持證上崗工作,嚴格、細致檢查規程和標準的執行情況,嚴肅查處違章違制,嚴肅考核違章人員。通過教育、引導、檢查、懲處等手段,強化標準的執行,實現“三不傷害”。
3、建立并動態完善作業標準。按照有崗位就有作業標準、有操作就有作業標準、有設備就有作業標準的要求和科學、優化、可操作性強的原則,完善各崗位作業標準。管理人員要經常深入操作崗位,認真研究生產作業過程,明確操作程序和要求,持續改善和優化作業標準,杜絕無章可循、隨意操作現象。
4、加強現場隱患查處工作。對照國家及行業標準,全面檢查作業現場人行過道、防護欄桿、蓋板等現有安全設施狀況,對于存在的不符合項,要落實責任、措施、資金、時限和預案,保證整改到位,滿足安全生產需要。
5、強化落實逐級安全生產責任制。推行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實施指標分解,明確各層次安全工作目標、任務和措施,通過一級對一級嚴格檢查、嚴肅考核,增強安全責任意識和執行意識,把安全工作落實到每一個環節。圍繞公司安全工作的總體思路,完善機制,優化流程,研究切實有效的工作方法,創造性地推動落實。
6、加強協力單位與生產單位安全工作協調,形成合力。要建立完善安全生產準入制,明確準入條件,嚴格落實到位。要在公司現有《外協承包項目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書》責任界定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雙方安全管理責任,建立雙方安全管理信息溝通、問題反饋、問題解決機制,及時協調解決事故隱患、違章違制等影響安全生產的問題,形成管理合力,推動雙方安全責任落實和現場安全受控。
下一篇:冒險作業,造成內踝骨骨折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