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屋蓋塌落案例
2007-12-12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原第四機械工業部某廠221號廠房鋼筋混凝土槽瓦破壞塌落案例
該廠房屋蓋采用鋼筋混凝上槽瓦,于1972年建成投產。使用十年后,于1982年3月31日上午發生槽瓦破壞塌落,幸被屋架上弦的水平支撐阻擋,未掉下來傷及人和設備。主要原因是混凝土保護層太薄,僅8~10mm,經過十年時間碳化深度已達12mm左右。由于保護層被碳化后,失去了應有的保護作用,直徑為4mm的低碳冷拔鋼絲已銹成2.8nnn,槽瓦的安全系數由2降為0.98,造成鋼絲斷裂,槽瓦塌落。此案例提示我們,為了使鋼絲不被銹蝕,必須加厚混凝土保護層以及其他防銹措施。
北京磚廠電桿車間折板屋蓋倒塌案例
該工程采用板梁合一的折板屋面。由于在施工中沒有及時調整一折板上的花籃螺栓,并焊牢折板間的吊環和插筋,使折板側向失穩而倒塌。塌落前施工人員聽到折板發出響聲,立即撤離,幸免于傷亡。倒塌的時間是1983年4月24日。折板結構的特點是在建成以后有較強的承載能力,但是在未形成整體之前,必須保持其剛度和穩定性,否則極易發生失穩倒塌。
上海煤炭科學院上海研究所測試中心食堂懸索結構屋蓋塌落案例
該食堂為直徑17.5m的圓形單層建筑,屋蓋采用懸索結構,由圓形磚墻加垛承重。屋蓋是由沿墻的鋼筋混凝土外環和型鋼內環(直徑3m)以及90根直徑7.5mm的鋼絲索組成,預制鋼筋混凝土異形屋面板搭接于鋼絲索上,上做卷材防水屋面。該工程于1960年建成使用,經過23年,于1983年9月22日晚間突然整體塌落。因在晚間,幸未造成人員傷亡。塌落的主要原因是鋼絲索錨頭經過長期銹蝕后,被拉斷造成的。經檢查,90根鋼絲索全部沿周邊折斷,其周圍磚墻和圈梁均無塌陷等跡象。在今后的設計施工中,對鋼絲索的保養防銹、夾頭處理以及鋼絲索通過鋼筋混凝土外環的節點和灌漿等方面,必須采取有效的防銹蝕措施。在使用過程中也應有相應的觀測防范辦法。
寧夏體育館鋼絲網水泥波形拱屋頂倒塌案例 1997年4月7日上午10時,寧夏體育館在拆除工程施工時,屋頂倒塌使16人被埋,造成死亡8人的重大事故。
該體育館位于銀川市老城中心,1961年建成使用,建筑面積為2814m
2,有2070個座位,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柱,鋼絲網水泥波形拱屋頂,東、南、西三側為一層,北端為二層樓,四周為磚墻圍護。
1995年寧夏自治區政府決定將該館拆除重建。該館籌建處將拆除工程委托“寧夏重工業廳特種爆破工程實業公司”負責施工,可是該公司將其轉包給無資質個體戶承包。1997年4月1日該個體戶組織了三十多名一般民工進行拆除作業。在作業中,采用“掏洞”的方法將窗口、門口兩側掏空,使整個墻體只留少量磚墻支承。在建筑物四周及山端二樓爆破震松墻體。在拆除混凝土樓板時,先砸掉樓板四周的混凝土,將露出的鋼筋剪斷其三個面,留下一面不剪,使樓板向未剪斷鋼筋的一側傾斜倒塌,并使之撞擊墻體。1997年4月7日上午10時,體育館北端二樓的山墻被拆除倒塌,撞斷拱形屋頂的支撐梁,致使屋頂因無支撐而倒塌,當時有16人被埋,造成死亡8人的重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