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臂結構塌落案例(三)
2007-12-13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湖北應山縣風機廠宿舍樓陽臺倒塌案例
1983年7月5日下午4時半,該工程在施工中發生一起陽臺傾覆倒塌事故,造成2名工人死亡。
該工程東側長13.5m,西側長34.4m,建筑面積為2380m
2。宿舍樓共兩個單元,二至五層臨于一面設有兩戶共用的凸出陽臺兩個。該工程于1982年11月開工,截止1983年7月5日,五層墻體接近砌完,尚未蓋屋面板。當天下午4時半,兩名青工正拆除五層陽臺模板,在拆模過程中,陽臺傾覆,二人隨陽臺板從12m高墜落,當晚不治死亡。
倒塌的主要原因是設計錯誤。該工程由縣設計室一名尚未取得技術職稱、不具備建筑結構設計能力青工負責設計。在設計中未進行懸臂結構抗傾覆計算,未經復核即交付施工,這造成陽臺傾覆倒塌的根本原因。在施工中,設計又取消通長的陽臺梁,使原已不足的抗傾覆力矩更為不足。
江西黎川縣人民醫院住院部檐口板倒塌案例
該工程為三層混合結構。由于施工中擅自修改設計,偷工減料,管理混亂,造成工程質量低劣,加上過早拆模,致使屋面檐口板和圈梁倒塌。倒塌的時間是1984年1月12日,造成死亡1人,重傷2人的重大事故。
四川江油省儲備物資局宿舍樓陽臺倒塌案例
該樓為四層混合結構,通廊陽臺外挑1.3m。施工中,將陽臺挑梁的鋼筋放反。1984年1月25日下午拆模時,四根挑梁折斷,陽臺板也隨之塌落。幸未造成人員傷亡。此工程雖由有證建筑公司負責施工,但具體施工人員缺乏建筑結構知識,將受力鋼筋放到挑梁的下部,致使受力性能發生根本變化導致發生倒塌事故。這提醒我們,有證施工單位的具體施工人員還應持證上崗。
山東膠縣服裝廠展銷樓挑檐板傾覆倒塌案例
1984年5月26日上午8時40分左右,該樓正面女兒墻上現澆鋼筋混凝土挑檐板突然傾覆塌落,造成砸死6人、重傷3人的重大事故。
該工程為四層框架結構,開間4m,跨度11.5m,總高18.2m。獨立基礎,C20混凝土框架,配多孔樓板,磚墻圍護。正面檐口磚砌600mm高女兒墻,上面現澆鋼筋混凝土檐板。
倒塌的主要原因是設計錯誤。設計在女兒墻上澆筑兩側懸空的鋼筋混凝土挑檐板,使該板浮擱在女兒墻頂上成為不穩定的構件。該挑檐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不能穩定地靜止在24cm厚的女兒墻頂上。經驗算,該挑檐板的重心離女兒墻外墻面之外為4.1cm。這說明該板在自重作用下即會傾覆。若再加上挑檐板所受的施工檢修荷載或風、雪荷載的作用,傾覆力矩還要增大很多,則挑檐板將更為不穩定。另外,按設計意圖該女兒墻厚度為24cm,但設計圖紙上表達不夠明確,施工單位提出這一問題后,未問清楚就按12cm厚施工,這更加速了事故的發生。
江蘇淮陰市熱電站宿舍樓陽臺板倒塌案例
該樓共有24個陽臺板。在施工中因受力筋位置不準,大都偏下,且變形大,在澆混凝土時未加糾正,造成全部斷裂。倒塌的時間是在1984年5月,幸未造成人員傷亡。
江蘇徐州鋼鐵廠食堂雨篷傾覆倒塌案例
該工程于1984年8月7日下午3時45分,在施工中發生中餐廳雨篷傾覆、磚墻倒塌,造成死亡1人、重傷2人的重大事故。
該食堂中餐廳為單層磚混結構,建筑面積146m
2。采用24cm厚外磚墻和49cm*49cm磚壁柱承重,屋蓋為大型屋面板,上做4cm厚細石混凝土,檐口標高為5.43m。倒塌的主要原因是提前拆模造成的。按原設計規定,待屋面做完以后再拆除雨篷模板支撐,是安全的。但實際施工時,雨篷上方的墻體剛砌完,檐口圈梁尚在支模時,就拆除了雨篷的支撐,由于由雨篷板及雨篷模板重量所產生的傾覆力矩大于由上方墻體及雨篷重量所產生的抗傾覆力矩,因此造成雨篷傾覆和墻體倒塌。經事后驗算,傾覆力矩為11450N•m,而抗傾覆力矩只有6980N•m。
江蘇清江熱電站水處理室挑檐傾覆倒塌案例 該工程在施工中程序差錯,在二層挑檐施工中,其上的5根構造柱未澆筑,應設的橫墻及附墻磚柱未砌筑就澆挑檐混凝土,因抗傾覆能力不夠,造成36m長的磚墻和挑檐全部傾覆落地。倒塌的時間為1984年8月25日,造成2人重傷。這次一次嚴重違反施工程序造成的事故。
廣西田陽田州二中教學樓挑梁斷塌案例
該工程為三層混合結構。由于三層走廊挑梁的混凝土標號、配筋達不到設計要求,施工嚴重超荷,又拆模過早,造成挑梁斷塌,并砸壞二層走廊。倒塌的時間是1984年12月27日,造成1人死亡、5人重傷的重大事故。這是一起由農建隊無證施工,嚴重違反規范要求造成的重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