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經過
某化工廠的1臺20t/h燃煤鍋爐,建成投產于1999年,工作壓力1.27MPa,氣動式自動調節給水,2002年8月24日16時5分,該鍋爐正在滿負荷運行,當時工作壓力為1.1MPa,忽然從爐頂傳來較大而急促的水擊聲,經確定,水擊是在給水管道與上鍋筒連接處到附近止回閥間發生的。鍋爐緊急停爐后,經排查發現,給水管穿鍋筒處無變形或損壞,鍋筒外保溫層局部脫落。
二、原因分析
當打開上鍋筒人孔檢查時,發現鍋簡進水管穿鍋筒位置,短管接法蘭處開焊,焊接痕跡只有3點,上下法蘭連接只有2只螺栓,螺栓松懈連接且已全部銹住,兩法蘭之間無連接密封材料。由此分析,每當鍋爐自動上水關閉時,上鍋筒壓力為1.1MPa,致使蒸汽由上法蘭縫隙處竄入給水管道,當蒸汽進入到止回閥時,該閥自動關閉,產生水擊,滿負荷生產使供水頻繁,造成汽水沖擊加劇,致使發生較大而急劇的水擊聲響。
綜上所述,造成這次水擊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施工人員馬虎,圖省事
從法蘭與短管脫開的痕跡上觀察,焊接痕跡只有3點,而且兩法蘭連接只用對角的2只螺栓,施工人員也沒有將另外2只螺栓安裝固定,這正是這次水擊事故的關鍵部位,由于施工馬虎,因此埋下事故隱患。
2.年度大修走過場
該廠每年的鍋爐大修都由車間維修人員自行完成,在每次的上鍋筒檢修時,只限于打開人孔后,用手電檢查鍋筒內部裝置有無變形或位移,以及鍋筒汽水空間的腐蝕情況,而忽略了對內部管路細節的認真檢查,致使事故隱患未能被及時排除。
3.水質控制不嚴格
雖然該鍋爐有一套除氧裝置,但未能投入使用,從法蘭與短管焊點較為嚴重的銹跡上分析,上水管道腐蝕較為嚴重造成焊點強度降低,這也是此次水擊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事故教訓
1.要切實提高各級各類人員的管理、技術、操作和維修水平,做到各項工作求真務實,避免不必要的工作失誤。
2.嚴格執行.《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把好工程管理的質量關,眼見為實,對壓力容器安裝、檢驗、使用做至嚴格到位。
3.對在用設備本身的運行工藝安全狀況進行科學的定期檢查,投入必要的生產配套裝置,設立安全生產檔案,積極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安全生產。
(作者系齊化集團有限公司 摘自:《化工安全與環境》2004.18)
上一篇:鍋爐受熱面管道事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