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7日15時10分許,山東新和成藥業有限公司發生一起容器爆炸并引發火災事故,造成2人死亡,2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224萬元。
山東新和成公司是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于2007年8月11日在濰坊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成立,位于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昌海大街99號,現有職工1000余人,主要生產、銷售醫藥中間體、香料香精、化工產品。2009年6月,該公司一期工程即1.2萬t/a植物酮、5000t/a芳樟醇、3000t/a檸檬醛生產裝置建成并進行試生產。2009年12月22日,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事故發生車間606車間的主要產品為香料芳樟醇,其最初原料是丙酮,車間有兩套醇化系統,分別為丙酮、甲基庚烯酮醇化系統,車間分別稱之為第一、第二醇化。
因春節放假,該公司從2010年2月27日開始恢復芳樟醇606車間生產,在恢復生產前,用氨和乙炔混合氣(乙炔含量25%)對第二醇化系統試壓。11時左右,發現醇化釜C底閥上端法蘭漏氣,在對醇化釜C進行泄壓后,對底閥上端的法蘭墊片進行更換,在卸下連接螺栓之后,兩片法蘭之間產生了3厘米左右的空隙,整個更換過程用時約50分鐘。13時左右,用乙炔、氨混合氣體對醇化釜C繼續進行試壓,又發現醇化釜C底閥上部短節處漏氣,對漏氣處法蘭的螺栓進行了擰緊加固。14時20分左右,維修工作完成后又對醇化釜C進行試壓,15時許,醇化釜C壓力上升到17公斤左右。15時10分左右,醇化系統緩沖罐發生爆炸并引發火災,造成2人死亡,2人受傷。
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是:違章操作,在對醇化釜C底閥上端法蘭更換墊片過程中,空氣由醇化釜C進入了緩沖罐,與緩沖罐內的乙炔、氨氣體混合,并達到了爆炸極限。操作工在用乙炔、氨混合氣進行試壓時,在緩沖罐內造成絕熱壓縮,產生了引爆已經達到爆炸極限的乙炔、氨、空氣混合氣體的能量,使其在緩沖罐內發生了化學爆炸。
事故發生的間接原因是:企業對作業現場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在系統試壓時,沒有制訂具體的開車方案,未按照操作規程要求對醇化系統進行置換,未及時發現和制止開車過程中的違章行為;職工安全意識不強,未對職工進行有效地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導致職工安全意識淡薄,存在僥幸心理,沒有估計到違章作業可能造成的危險。
上一篇:浙江省溫州電化廠液氯鋼瓶爆炸
下一篇:固定式高壓氫氣瓶爆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