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概況
事故案例1:
某焦化廠四大班工長車某在對53號炭化室3號裝煤孔蓋著火進行處理時,用腳去踩蓋斜了的爐蓋,結果從蓋縫中噴出的火苗將褲子引燃,同時將一起處理故障的漏煤工范某臉部燒傷。
事故的主要原因:未對火源進行分析,盲目采取措施,上升管堵塞單爐壓力提高,處理手段不正確,違反操作規程。
事故案例2:
1961年1月22日某焦化廠漏煤工吳某在10號爐裝完煤去上升管打鉈,上升管串出含灰火星掉在衣服上,引起背部衣服著火,當發現時火已燒大,待撲滅,燒傷已達三度,面積達55%,搶救無效死亡。
事故的主要原因:冬季穿衣多,又破舊,易著火,發現晚,燒傷面積大,當時醫療水平也低。
事故案例3:
某焦化廠大班上升管操作工周某在出焦過程中,對18號上升管、橋管進行清掃,未關翻板,打開清掃孔,大量煤氣從集氣管內返出,周某被迫背向清掃孔反身清掃,時值春季多風,煤氣被16號上升管明火引然,火點燃了周某的棉大衣,待覺察起火時,已將衣服燒穿,造成背部大面積燒傷。
事故的主要原因:未按規定關閉水封翻板,未將周圍明火熄滅,未能正確判斷選擇站位。
2、燒、燙傷事故分析
燒燙傷事故大多發生在上升管或裝煤口附近,在過去操作人員操作中穿著勞動保護品不當或因操作技術不熟練違犯操作規程,引起的燒、燙傷事故經常發生,隨著管理的加強,操作技術的提高,此類事故趨向減少。
焦化企業采用高壓氨水無煙裝煤新工藝,消滅了上升管和裝煤口冒煙冒火,從而為杜絕燒燙傷害事故創造了條件。
3、防范措施
(1)不斷改進防護用品款式質量,做到上班職工勞動防護用品必須穿戴齊全。
(2)推廣高壓氨水無煙裝煤新工藝,為防止燒燙傷事故提供工藝技術保證。
(3)焦爐應采用水封式上升管蓋,隔熱爐蓋等措施。
(4)清除裝煤孔的石墨時,不得打開機焦兩側的爐門,防止裝煤孔冒火引起燒燙傷害。
(5)清掃上升管石墨時,應將壓縮空氣吹入上升管內壓火,防止清掃中被火燒傷。
(6)打開燃燒室測溫孔蓋時,應側身、側臉、防止打壓噴火局部燒傷。
(7)所有此類操作都必須站在上風側進行。
(8)禁止在距打開上升管蓋的炭化室5m以內清掃集氣管。
上一篇:化產車間燙傷事故
下一篇:某焦化公司質檢部化驗員燒傷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