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節進入大寒,村子里的過年氛圍越來越濃郁。村民們三三兩兩,邁著輕快步伐,向著鄉村鎮上進發,開啟熱熱鬧鬧的年貨采購之旅。
許疃鎮坐落在北淝河北岸,歷史底蘊深厚。得名許疃鎮,俗稱許疃鎮,此后慢慢形成集市,發展為遠近聞名的日用品集散地。
記得六七歲那年,聽聞父親要去許疃鎮趙集趕集辦年貨,我纏著他非要同去。父親拗不過,只好答應。去許疃鎮的大多是鄰村鄉親,大家走在石子路上,無論相識與否,都一路歡聲笑語。我坐在架子車上,大人們的交談聲在耳邊掠過,廣闊麥田也無心欣賞,心早已飛向熱鬧的秦鎮,想著熱乎乎的油糕、香噴噴的炒涼粉,不禁舔舔嘴唇,喉頭蠕動。
“是不是想吃油糕了?”父親似看穿我心思,扭頭笑著問。我不好意思低頭,咧嘴笑。約一小時后,我們來到灃河東岸橋頭。去往許疃鎮需經過一座寬一米多、長二三百米的石板橋。過了橋,青石壘砌的映入眼簾,穿過石門洞,便進入人頭攢動的北街。北街兩側的商鋪里,年貨堆滿貨架,琳瑯滿目。街道上人聲鼎沸,叫賣聲、歡笑聲交織,熱鬧非凡。
父親拉著架子車在人群中緩緩移動,隨后拐進偏僻小巷停下,說:“你在這兒等著,我去給你買油糕。”不一會兒,父親拿著熱氣騰騰的油糕回來。我急忙跳下車接過,趕緊咬上一口。“慢點吃!小心燙著。”父親提醒道,“你在這兒吃油糕,看著架子車,我去西街轉轉。”
父親轉身匯入人流。我坐在車上細細品味油糕,邊吃邊盼父親歸來。不知過了多久,我吃完油糕,舔凈手上、紙上糖餡,用袖口擦嘴,可左等右等不見父親。望著川流不息的人群,莫名的孤寂感涌上心頭,淚水悄然滑落。
我忘了看護架子車,跳下車順著父親去的方向尋找。突然,街道人流量增多,相互擁擠推搡。我鞋被踩掉,彎腰撿時被撞倒,多虧一位大叔扶起。我提著鞋,眼淚汪汪繼續走。
茫茫人海中,父親如滄海一粟,我踮腳張望也難尋其身影。幾近絕望的我邊哭邊喊:“爸爸……爸爸……”
沙啞哭聲引來同情目光,一位中年婦女走來,彎腰拍拍我肩膀安慰:“孩子,別亂跑,在街邊等家人吧。”說著,她拿出手帕替我擦眼淚。那慈祥笑容如冬日暖陽,給我慰藉。
“你咋跑這兒來了!”背后傳來父親聲音,“跑丟了咋辦呢?”我扭頭撲進父親懷里大哭:“爸爸……爸爸……”父親放下肩頭布袋,緊緊抱住我,手輕撫我頭發,擦去眼角淚水,溫柔地哄道:“別哭了,孩子。咱們回家。”
父親拉著我,穿過熱鬧的街道找到架子車,放上年貨,喊我上車,離開秦鎮。回到家,母親和哥哥們聽我講走丟的事,笑得前仰后合。我滿臉通紅,低頭站在一旁,嘴角卻不自覺上揚,露出羞澀憨厚的笑容。(王帥)
上一篇:以冬天的名義過慢生活
下一篇:舌尖上的冬閑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