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G、AI等技術重構傳播生態的背景下,國有企業宣傳思想工作面臨著傳播格局變革、受眾需求升級、技術賦能加速等多重挑戰。傳統單向傳播模式遭遇效能弱化危機,傳播場域的去中心化特征促使國有企業宣傳思想工作必須構建新范式。本文以著力創新實踐范式為研究為樣本,從機制革新、話語重構、價值沉淀多個維度構建系統性改革框架,為新時代國有企業提升文化軟實力提供理論參考與實踐范式。
機制革新:構建“頂層設計+基層共創”協同體系
全媒體生態下,信息傳播呈現碎片化、即時化特征,傳統宣傳模式面臨效能弱化挑戰。當前國有企業新聞策劃存在三大癥結:一是垂直化管理體系下的策劃流程呈現“單向傳導”特征,上級單位主導的宣傳規劃通過行政層級逐級分解,又沒有出臺相關獎勵(鼓勵基層員工學會用新聞話題語言向當地政府要政策支持、向廣大客戶時時報道企業政策與新服務、就怕監督的稿件、不去多問幾個為什么、不去引人矚目指導,應該鼓勵多出監督的稿件)措施,導致基層單位的選題提報往往陷于被動執行狀態,這種機制性梗阻造成決策層與執行層的創新動能錯配,形成“頂層創意過剩”與“基層創新匱乏”的結構性矛盾。二是專業話語體系與公眾認知需求之間存在深層割裂,技術性表述難以轉化為具象化敘事,專業術語的過度使用導致傳播內容陷入“曲高和寡”的困境。三是內容生產面臨同質化與戰略性失衡的雙重考驗,日常報道往往拘泥于程式化的工作動態呈現,而關乎行業變革的重大主題策劃卻存在系統性缺位,形成傳播效能“雙峰低谷”現象。
企業只有通過“雙輪驅動”機制破解這一困局。在頂層設計端,建立季度聯動策劃會制度,整合專業部門和戰略合作媒體資源,形成“政策解讀+民生關切”的主題矩陣。在基層創新端,將傳統選題會升級為“案例研討+記者駐點”模式,派駐融媒體記者深入基建工程、民生服務等一線場景,將電力專業概念轉化為具象敘事,實現業務語言向場景敘事轉化,成功孵化出“為十四億人供電有多難”“你還關注電嗎”等系列報道,實現單條視頻全網播放量破億的傳播突破。
話語重構:實現“專業深度+傳播效度”動態平衡
全媒體時代信息生態呈現“強供給—弱接收”的結構性矛盾,專業內容生產面臨算法推薦機制下的注意力爭奪困境。當前國有企業重大選題常陷入兩重矛盾:專業話語體系與用戶認知習慣間的接受鴻溝,智庫資源與融媒體創作需求間的協同障礙。這兩重矛盾導致內容產品既可能因過度強調安全規范陷入表達僵化,又易在技術賦能過程中出現價值稀釋,更存在專業深度與傳播效度難以兼得的現實困境。
企業通過“三位一體”革新破局。技術層面,構建智慧內容中臺系統,集成熱點預測引擎與傳播影響力圖譜,使“電力儲能技術”“光伏進千家萬戶”等專業議題精準對接“綠色生活場景”的公眾關切。機制層面,組建由行業專家、融媒體記者、技術工程師構成的復合型生產單元,形成“理論闡釋—敘事轉化—媒介適配”的全鏈條重塑能力,實現學術嚴謹性與情感共鳴的統一。風控層面,開發智能審核系統,依托百萬級差錯語料庫與深度學習模型,融合人工審核與AI糾錯模型,確保內容安全與傳播效率。
價值沉淀:打造“全周期—多模態”傳播生態
當前,信息傳播呈現“瞬時爆發—快速衰減—記憶消散”的代謝特征,傳統新聞傳播面臨價值沉淀不足與持續影響力式微的雙重困境。現有傳播機制在實踐中遭遇三重脫節:初始傳播的渠道覆蓋與受眾觸達存在時空錯位,導致信息滲透率虛高實低;二次轉化的媒介形態與用戶偏好存在適配偏差,造成內容傳播力斷層衰減;多次沉淀的文化價值與社會記憶存在轉化梗阻,致使新聞產品的歷史承載力持續弱化。這種傳播鏈條的斷裂狀態,既削弱了新聞輿論引導與監督的效能,又難以產生具有代際傳承價值的精神文化資產。
所以說“三階再生體系”為此提供解決方案。一次傳播階段,建立“社會媒體+行業媒體+自有矩陣”的立體傳播網絡,通過時空矩陣排布實現重要新聞的全天候覆蓋。二次傳播階段,實施內容形態的視頻化、互動化轉變。如將百年電力發展史的文字報道資料重構為系列短視頻、H5專題網頁,為用戶提供多維沉浸體驗。三次傳播階段,通過包裝衍生產品、聯動根植項目、出版書籍讀物等形式,提升新聞內容的產品轉化率,增強用戶記憶。如通過建設電力博物館、出版《能源轉型白皮書》等舉措,將新聞內容轉化為有形的文化資產。
改革啟示與價值
國有企業宣傳思想工作的轉型升級,本質是傳播價值鏈的重構過程。現代實踐表明:需以系統性思維貫通“機制—話語—價值”創新鏈條,在三個維度實現突破。機制層面,要構建開放協同的生產體系,打破專業壁壘與層級限制;話語層面,需建立動態平衡的轉化模型,彌合專業性與傳播性的本質沖突;價值層面,應打造文化沉淀的生態系統,突破信息代謝的時空局限。
這種改革范式具有顯著的推廣價值。當技術賦能深度融入內容基因,當政策導向有效對接公眾訴求,國有企業就能實現從“信息傳遞者”到“價值共創者”的質變。其創新價值不僅在于傳播效能的提升,更在于構建起連接國家戰略、企業責任與公眾期待的價值共同體,為新時代國有企業文化軟實力建設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樣本。(王帥)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
上一篇:迎監督之光 綻企業芳華
下一篇:皖北蒙城城鄉的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