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制藥單位采用葡萄糖加氫工藝生產山梨醇,氫氣儲存于Φ3500×5200的立式儲罐內,壓力為1.0MPa(表壓),溫度為常溫。
該儲罐屬于壓力容器,若由于某種原因,氫氣壓力升高,超過設計壓力,儲罐將發生物理爆炸,氫氣體積迅速膨脹,釋放出大量的能量。爆破能量以沖擊波能量、碎片能量和容器殘余變形能量的形式進行釋放,而用于形成碎片能量和容器殘余變形能量約占總能量的5%~15%,形成沖擊波的能量約占總能量的85%~95%,破壞作用最大,而沖擊波在開始時產生的最大正壓力即沖擊波波陣面上的超壓△P是引起破壞作用的主要因素。影響超壓△P的因素有發生爆炸的氫氣壓力、體積、絕熱指數、與爆炸中心距離、空氣的稀薄程度及傳播途徑障礙物等。爆炸能量越大,距離爆炸中心越近,沖擊波波陣面上超壓越大,其破壞作用也越大,隨著沖擊波在空間的自由傳播,能量逐漸減弱。
1爆破能量
當氫氣儲罐發生物理爆炸時,氫氣釋放的爆破能量[1]:
Eg=P×V÷(K-1)[1-(0.1013÷P)(K-1/K)]×103
式中Eg——氣體的爆破能量,kJ;
P——容器內氣體的絕對壓力,1.101MPa;
V——容器的容積,50m3;
K——氣體的絕熱指數,氫氣的絕熱指數為
1.414[2]。
氫氣釋放爆破能量:
Eg=P×V÷(K-1)[1-(0.1013÷P)(K-1/K)]×103=(1.101×50)÷(1.414-1)×{1-(0.1013÷1.101)(1.414-1/1.414)}×103=8770.42(kJ)
由于用于產生沖擊的能量約85%~95%,應對上面的結果進行修正,但從安全角度考慮,也可不進行修正。為能較好表示實際狀況,取最大值即95%進行修正。即:
Eg沖擊波=95%×Eg=95%×8770.42=8331.9(kJ)
將爆破能量換算成TNT當量:
q=Eg÷qTNT=8331.9÷4500≈1.85(kg)
qTNT為TNT爆熱,TNT爆炸所放出的爆破能量為4230~4836kJ/kg,一般取平均爆破為4500kJ/kg。
爆炸的模擬比:
α=(q/q0)1/3=(1.85/1000)1/3≈0.123
q0為實驗用的爆炸TNT基準值,為1000㎏。
2危害區域
爆炸發生時,爆炸能量形成的沖擊波以爆炸點為中心,呈球形向外擴散。超壓隨著距離的增加而衰減。不同數量的同類炸藥,若產生的沖擊波超壓相同,需滿足:爆炸中心的距離R之比等于爆炸模擬比α,即當△P=△P0時:
R=R0×α
式中R——分析點與爆炸中心距離,m;
R0——實驗時測量點與爆炸中心距離,m;
α——TNT炸藥爆炸試驗的模擬比。
△P——分析點的超壓,MPa;
△P0——實驗時測量點的超壓,MPa。
表1、表2為1000kgTNT炸藥在空氣中爆炸產生的沖擊波超壓及其危害等級[1]。
當沖擊波超壓△P=△P0=0.1MPa時,實驗時測量點與爆炸中心距離R0可根據表1,采用插值法進行計算:
R0=[(0.126-0.1)/(0.126-0.079)]×(25-20)+20=22.77(m)
則分析點與爆炸中心距離半徑:
R=R0×α=22.77×0.123=2.80(m)
參照表2可知:以氫氣儲罐為中心,2.8m范圍防震鋼筋混凝土破壞,小房屋倒塌;大部分人員死亡。
同理,可計算出其他危害范圍,見表3。由表3可知,若氫氣儲罐發生物理爆炸,以該爆炸點為中心,4m范圍內將造成房屋倒塌、鋼架結構破壞、人員傷亡的嚴重事故,甚至重特大事故。
3采取的對策措施
(1)以氫氣罐為中心,4m范圍的不能設置值班室,并將該區域用柵欄等進行隔離,防止無關人員穿越。在出入口設置靜電導出裝置及安全標志。(2)氫氣罐應設壓力測量儀表、安全泄壓裝置,并在頂部最高點設放空管。(3)嚴格按壓力容器管理有關規定進行管理,定期對壁厚及焊縫、接管部位進行檢驗等。(4)安裝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系統應由報警控制器、可燃氣體傳感器等部分組成。(5)加強安全教育,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工藝規程。充裝氫氣時,應密切關注充裝壓力。(6)制定爆炸事故的應急救援預案,并定期進行演練。
上一篇:間苯二甲酸裝置火災爆炸危險性分析
下一篇:苯酐生產火災爆炸危險性分析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