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演練的類型
、 桌面演練。桌面演練僅限于有限的應急響應和內部協調活動,由應急組織的代表或關鍵崗位人員參加,按照應急預案及標準工作程序討論發生緊急情況時應采取的行動。這種口頭演練一般在會議室內舉行,目的是鍛煉參演人員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決應急組織相互協作和職責劃分的問題。事后采取口頭評論形式收集參演人員的建議,提交一份簡短的書面報告,總結演練活動和提出有關改進應急響應工作的建議,為功能演練和全面演練做準備。
、 功能演練。針對某項應急響應功能或其中某些應急響應行動舉行的演練活動,一般在應急指揮中心或現場指揮部舉行,并可同時開展現場演練,調用有限的應急設備,主要目的是針對應急響應功能,檢驗應急人員以及應急體系的策劃和響應能力。演練完成后,除采取口頭評論形式外,還應向地方提交有關演練活動的書面匯報,提出改進建議。
、 全面演練。針對應急預案中全部或大部分應急響應功能,檢驗、評價應急組織應急運行的能力和相互協調的能力,一般持續幾個小時,采取交互式方式進行,演練過程要求盡量真實,調用更多的應急人員和資源,并開展人員、設備及其他資源的實戰性演練。演練完成后,除采取口頭評論外,還應提交正式的書面報告。
2.演練的基本任務
在事故真正發生前暴露預案和程序的缺陷;發現應急資源的不足(包括人力和設備等);改善各應急部門、機構、人員之間的協調;增強公眾應對突發重大事故救援的信心和應急意識;提高應急人員的熟練程度和技術水平;進一步明確各自的崗位與職責;提高各級預案之間的協調性;提高整體應急反應能力。
3.演練的實施過程
綜合性應急演練的過程可劃分為演練準備、演練實施和演練總結三個階段,各階段的基本任務教材有明確要求。建立由多種專業人員組成的應急演練策劃小組是成功組織開展演練工作的關鍵。參演人員不得參與策劃小組,更不能參與演練方案的設計。
應急演練結束后對演練的效果做出評價,提交演練報告,并詳細說明演練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挪蛔沩棧蛔沩椫秆菥氝^程中觀察或識別出的應急準備缺陷,可能導致在緊急事件發生時,不能確保應急救援體系有能力采取合理應對措施。應在規定的時間內予以糾正。策劃小組負責人應對該不足項進行詳細說明,并給出應采取的糾正措施和完成時限。
⑵整改項,整改項指演練過程中觀察或識別出的,單獨不可能在應急救援中對公眾的安全與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的應急準備缺陷。在下次演練前予以糾正。以下兩種情況的整改項可列為不足項:某個應急組織中存在兩個以上整改項,共同作用可影響保護公眾安全與健康能力;某個應急組織在多次演練過程中,反復出現前次演練發現的整改項。
、歉倪M項,改進項指應急準備過程中應予改善的問題,不會對人員的生命安全與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視情況予以改進,不要求必須糾正。
上一篇:液氨泄漏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計劃
下一篇:應急預案演練的組織實施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