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HSMS文件的結構層次與編寫原則
1.OHSMS文件的結構層次
(1)結構的分類
①分為三類:即管理手冊(A層次)、程序文件(B層次)、作業文件(C層次)。
②分為四類:即管理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文件、紀錄。
結構選擇時,應充分考慮與組織的質量管理系統(ISO9000)文件、環境管理體系(ISO14000)文件結構的兼容;還應充分考慮組織的性質、規模、技術要求以及人員素質等情況。建議按管理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文件三個層次分類,但最終的選擇應由組織根據自身情況確定。
(2)各層次文件的內容
A層次(OHS管理手冊):闡述組織的OHS方針、目標,概括性、綱領性地描述組織的OHSMS,包括或引用程序文件。
B層次(OHS程序文件):描述為實施OHSMS各要素所涉及到的各職能部門的活動。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對上它是OHS管理手冊的展開和具體化,使管理手冊中原則性和綱領性的要求得到展開和落實;對下它應引出相同的支持文件,包括作業文件和記錄文件等。
C層次(OHSMS作業文件)是詳細的作業文件。它是程序文件的進一步展開和細化,通常將其統稱為支持性文件,包括作為指導書、計劃、記錄等。支持性文件在OHSMS中所占的數量最多,涉及面廣,它針對OHS有關的各項活動規定了具體的技術要求和實施細則,因此,它是OHSMS運行的基礎,組織在建立OHSMS時,千萬不能忽視支持性文件的補充和完善。
(3)對層次的理解
①這種層次的劃分不是唯一的。組織建立OHSMS、設計體系文件結構時,可以根據組織的特點和需要去確定文件層次的劃分。
②這種文件層次的劃分并不是表明哪一層次的文件重要。應該說作為OHSMS文件的一部分,各層次文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③標識文件間的相互關系。管理手冊闡述組織的OHS方針、目標、組織機構以及OHSMS的要求;程序文件作為管理手冊的支持性文件,描述各部門如何去進行安全衛生工作以達到規定的要求,每項活動具體技術細節,則又可在作業文件中體現。因此,各層次的文件盡管分開,但內容可以相互引用,下一層次的文件內容不應與上一層次的文件內容相矛盾,而且在描述上應更詳細、更具體。
④表示文件的相對數量。對于一個組織,管理手冊只是一種或幾種,而程序文件、作業文件和記錄的數量則是自上而下逐漸增加的。
⑤文件管理的需要。對于不同的文件,其發布和控制的部門、方式可能會不同,因此劃分文件的層次可以更有效地對其進行控制和管理。
2.OHSMS文件編寫的核心思想與原則
(1)核心思想:寫你要做的、做你所寫的、記你所做的。換言之,做不到的勿寫,寫過的必做,做過的必記。或者為:該寫的必須要寫,寫了的必須去做,做了的必須留下真實的憑證。然而,真正達到核心思想的要求且長期持續改進,乃是很難的。
(2)系統性原則
①程序文件的數量和覆蓋面應符合《試行標準》和《實施細則》對全部要素的要求和組織的實際需要;
②各層次文件均應作到接口清楚、結構合理、協調有序;
③各層次文件應涉及OHS管理體系一個邏輯上獨立的部分;
④所有的文件均應按統一規定的方法編輯成冊;
(3)法規性原則
①體系文件應遵循國家及機械行業頒布的法規、標準要求;
②組織制定的OHSMS文件,是組織的法規性文件,必須嚴格執行;
③文件的修改、廢止均應按規定的OHS管理程序進行;
(4)協調性原則
①體系文件的所有規定應與組織的其它管理規定相協調;
②體系文件之間應相互協調;
③體系文件應與有關技術標準、規范相互協調;
④體系文件的各種職責應清楚,避免不協調或職責、權限不清。
(5)見證性原則
①向管理者、相關方、第三方審核機構證實本組織OHSMNS的運行情況;
②對審核來講,體系文件可作為下列方面的客觀依據:
A.符合國家、機械行業的法律、法規和標準;B.危險因素已被辯識、評價和有效控制;C.所有涉及的活動均有程序予以規定和控制;D.運行正常、績效明顯,及持續改進承諾的實現。
(6)適用性原則
①體系文件應根據《試行標準》和《實施細則》的要求、組織的規模、生產活動的具體性質采用不同的形式;
②體系文件的詳略程度應與人員的素質、技能和培訓等因素相適應;
③文件的所有規定,在實際工作中都能得到有效貫徹。
(7)唯一性原則
①對于一個組織,其OHSMS文件是唯一的;
②通過清楚、準確、簡單扼要的表達方式,實現唯一的理解;
③決不允許針對同一事項的相互矛盾的不同文件同時使用;
④不同組織的文件可具有不同的風格。
二、OHSMS文件編寫的方式
1.編寫的方式
(1)自上而下依次展開的方式。按管理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文件(記錄)的順序編寫,這有利于上一層次文件寫下一層次文件的銜接,但對文件編寫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文件編寫所需時間較長,且必然伴隨著反復修改。
(2)自下而上編寫方式。按支持性文件、程序文件、管理手冊的順序編寫,這適用于原來管理基礎較好的組織,但是必然有總體設計方案,否則容易出現混亂。
(3)從程序文件開始,向兩邊擴展的編寫方式。先編寫程序文件,然后在進行管理手冊和支持性文件的編寫,這實質是從分析活動,確定活動程序開始,有利于《試行標準》和《實施細則》的要求與組織實際的緊密結合,也可縮短文件編寫時間。
2.編寫的方法
體系文件的編寫方法。體系文件的編寫是一項艱巨而又復雜的工作,為保證此項工作的順利進行,達到預期的效果和目的,在編制體系文件之前,有必要進行充分的策劃,以避免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和時間上的拖延。通常,分為以下幾個步驟編制體系文件,可以縮短文件從編制到成熟的時間,取得較好的效果。
(1)成立OHSMS文件編寫小組
①明確目的。有些組織在編寫體系文件時,常常盲目地抄襲、照搬其它組織的文件或資料,這種“移花接木”的方式產生的體系文件是不適用的,因為,每個組織都有自己的特點,從產品結構、生產方式、服務項目、管理模式到人員素質、設備環境等各方面都不會也不可能與其它組織完全相同。所以,必須是本組織人員編寫,即能體現本組織OHS方針OHSMS特點,又能指導本組織OHSMS有效的體系文件。
②成員要求。小組成員的挑選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a.最高管理層應有效介入;b.小組成員應經過編寫方法的培訓;c.應具備一定的管理經驗;d.能代表各有關部門。
(2)進行文件編制準備。在正式編制體系文件之前,編制小組應進行編制計劃,這種有利于體系文件編制的整體性,同時加速編制制度。在編制計劃中,應明確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①確定文件的編制格式。對一個組織說,所有的體系文件應進行基本統一格式。當體系文件不是僅有少數幾個編制時,更應事先以書面形式規定各層次文件的編制格式。以統一的格式編制出的體系文件,會給所有與之接觸的人產生深刻的印象——OHSMS是在有目的的策劃下產生的。
②搜集相關信息。在編寫之前,必須考慮把什么樣的信息編寫進去。來自組織外部的要求,常常在合同、訂單以及其它形式的材料中體現,優勢還體現在法律、法規中;來自組織內部員工的要求是雙向的,一方面,它們需要清楚的了解它們必須做什么,達到何種程度才能滿足OHSMS的要求。另一方面,它們在長期的工作中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工作方法和習慣,而且它們可能也有很多建議和要求,所有這些內、外部信息都應盡可能地寫進體系文件中去。
③分析和清理現行文件。在編寫體系文件之前,應對組織已有的、與OHSMS有關的文件及現行標準、制度和規定進行一次分析和清理。這項工作的目的是將那些可以在 OHSMS中使用的文件加以保留,對不完善之處進行補充、完善;將那些失效、過期作廢的文件統一收回處理,以確保今后所使用的文件的有效性。
組織如果已經建立了ISO9000質量體系或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就應使OHSMS與這兩個體系融合,特別是:培訓、文件控制、記錄管理、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等管理方式類似,這些程序最好在原ISO9000或ISO14000程序的基礎上充實為好。
④進行培訓和分工,明確任務和接口。為保證體系的編制質量,需從以下兩方面進行考慮:其一是對編制人員進行培訓,使他們對標準的內容,編制文件的主要內容、格式方面有正確的理解;其二是制定一個體系的編寫計劃,在計劃中明確以下內容:a.對文件編制人員進行分工,明確各自的任務;b.規定各部分文件初稿、審核、批準、發布等各階段的時間;c.確定各編制人員之間交流、協調的渠道和方式,必要時可選定一名總協調人,負責各編制人員之間的協調、指導及處理接口。
(3)編制過程控制。在體系文件的編制過程中,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實施控制:
①盡可能地參考組織內以往有關文件,對過去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新文件中予以保留從而減少對新文件的“陌生感”。
②在編制過程中要及時勾通信息,尤其是在描述活動接口時,應及時協調清楚,以免后患。
③盡可能多地了解文件所涉及部門人員的活動過程及方式,對不違背標準要求的內容應在文件中體現,切記“閉門造車”。
④送交審批前應征求有關部門人員的意見。
(4)進行符合性審核。OHSMS文件和符合性審核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審核中,要對已編制完成的初稿就其是否符合標準的要求,是否滿足法律的要求,是否完整的描述本組織的OHS活動的實際過程,是否存在職責和活動的交叉、重復,是否符合編制格式的要求等諸多方面進行審查。此外,對體系文件的語言及用詞方面還要進行審核,使體系文件盡可能的簡明扼要,即精練而又不至于使意思含糊不清,避免使用太多的形容和那些容易引起誤會的詞。
上一篇:危險、危害因素的產生及危害辯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