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職業健康安全體系的產生和建立的意義進行了簡要的描述,重點講述了化工企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過程麥收主要步驟。
關鍵詞: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HSMS);風險評價;風險控制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產生是企業和世界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需要,化工企業建立和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HSMS),不僅可以從源頭識別和控制事故隱患,改善企業的勞動條件,為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提供一個科學有效的管理手段,還可以增強化工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1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的內涵及特點
1.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ISO發布ISO9000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系列標準和IS014000環境管理系列標準以來,在全球掀起了貫標和認證的熱潮。但是,僅對質量和環境進行了體系化的管理仍未達到使顧客滿意、社會滿意、員工滿意、企業所有者滿意的完美的管理境界。一個優秀的企業對提高管理水平的追求是無止境的。近年來,建立和實施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并通過認證,正在形成一股新的國際潮流沖擊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既有個性又有共性,21世紀的管理趨勢是將這三個管理體系同時運用在企業的日常管理中,以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保效益的同步實現。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HSMS有以下好處:
一是有助于推動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和相關制度的貫徹執行。遵守法律法規是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企業建立和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底線。
二是有助于提高企業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水平。多年來企業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以政府強制為主,而依靠市場推動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由強制執行變為企業的自愿管理,達到了依靠政府強制推動所達不到的效果,促進企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是可以產生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效益。一個企業在發展生產的同時,還具有強烈的責任感來關注職工的安全與健康,這樣不僅有助于增強職工的身心健康,提高勞動效率,而且對企業的經濟效益、生產發展和社會形象具有長期的積極效應。
1.2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特點
(1)系統化的管理機制。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為各類企業提供了結構化的運行機制:職業健康安全以幫助企業改善安全生產管理,推動安全生產和持續改進,并為第三方提供了評審或審核的依據。
(2)遵循自愿原則。各類企業是否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是否建立和保持職業健康安全,是否進行職業健康安全認證審核都取決于企業自身的意愿,不能以行政或其他方式要求或迫使企業實施,實施過程中也不應改變企業原有的法律責任。
(3)兼容性。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企業全面管理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不是一個孤立的管理系統。OHSMS標準與ISO9000標準遵循著共同的管理體系原則,一些管理體系要素的要求與ISO9000標準較為相似,企業可選擇與ISO9000、ISO14000相符的管理體系作為實施OHSMS的基礎,各體系要素不必獨立于現行的管理要求,可進行必要的修正與調整,以適合本標準的要求。
(4)適用性。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具有最廣泛的適用性,凡具有下列愿望的任何企業均可實施本標準:
—實施、保持和改進職業健康安全;
—使自己確信能符合所聲明的職業健康安全方針;
—向外界展示這種符合;
—尋求外部企業對其OHSMS的認證注冊;
—對符合本標準的情況進行自我鑒定和自我聲明。
(5)靈活性。該系列標準沒有建立職業健康安全行為標準,它們僅提供了系統地建立并管理行為承諾的方法。它們關心的是如何實現目標,而不注重目標應該是什么。標準把建立職業健康安全行為標準的工作留給了企業自己,而僅要求企業在建立時必須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其它要求。
(6)全過程預防和持續改進。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突出強調了預防為主和持續改進的要求。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各個環節中改善工作條件,消除事故隱患,控制職業危害,保護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和方法貫穿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運行和改進中。企業持續改進職業健康安全績效,一方面適應外部相關方的職業健康安全要求的不斷提高,一方面也體現了企業對安全生產的實際貢獻。
2 化工企業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過程 2.1初始安全評審階段
每個企業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既有其共性的部分,也有其不同的部分,同樣,化工企業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也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要求,這就要求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做好自身的安全評審工作,為下一步的危險源辯識做好充分的準備。
2.2危險源辨識階段
企業各部門進行現場觀察,對危險源進行辨識,根據化工企業的特點,危險源應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方面的因素:
(1)化學性危險、危害因素:易燃和易爆性物質;自燃性物質;有毒物質(如:化驗用的化學藥品);腐蝕性物質等。
(2)物理性危險、危害因素:粉塵(如產品粉碎時的生產性粉塵);作業環境不良;設備和設施缺陷;防護的缺陷;噪聲的危害;明火;電磁輻射;電危害;造成灼傷的高溫物質(如:蒸汽管道等);造成凍傷低溫物質等。
(3)生物性危險、危害因素:致病微生物;致害動物;致害植物等。
(4)心理、生理性危險、危害因素:負荷超限(如:體力、聽力、視力等超限);健康狀況異常;心理異常(情緒異常、冒險心理、過度緊張等);辨識功能缺陷(如:感知延遲、辨識錯誤等)等。
(5)行為性危險、危害因素:指揮錯誤(如:指揮失誤、違章指揮);操作失誤(如:誤動作、違章作業);檢測失誤等。
(6)其他危害因素。
2.3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階段
對識別出的危險源進行評價是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一個重要環節,風險評價的方法很多,但每一種評價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為確保風險評價的準確性,在進行風險評價時,邀請外部有資質的專家和企業的職工代表參與風險評價是很有必要的。常用的風險評價方法:一種是給出了評價風險水平和判定風險是否可允許的方法;另一種是定量計算每一種危險源所帶來的風險。風險控制的策劃階段,應根據已經識別出的危險源和風險評價的結果,主要考慮下列因素:完善控制措施;將技術管理與程序控制結合起來;引入計劃的維護措施(如:安裝安全防護裝置);使用個人防護用品;應急方案的需求和人員崗位的勝任情況等因素。
2.4文件編寫階段
程序文件根據OHSM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的要求進行編寫,作業指導書應根據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的結果進行編寫,具體制定哪些文件,應結合各個化工企業的實際情況,下面列出的文件清單可供參考:
(1)程序文件:《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管理程序》、《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管理程序》、《方針、目標和方案管理程序》、《培訓控制程序》、《協商和溝通管理程序》、《文件控制程序》、《運行控制程序》、《應急準備和響應管理程序》、《績效測量和監視管理程序》、《不符合、糾正和預防措施管理程序》、《記錄控制程序》、《內部審核管理程序》、《管理評審控制程序》。
(2)作業指導書:《風險評價準則》、《防炎防爆預案》、《化學危險品管理辦法》、《危險化學品泄漏應急措施》、《車輛安全管理辦法》、《電梯事故緊急處理預案》、《高處作業安全管理規定》、《消防管理辦法》、《火災的預防與應急制度》、《起重作業安全管理規定》、《人事傷亡應急措施和預案》、《易燃易爆物品管理規定》、《鍋爐房安全防衛制度》、《防雷減災管理辦法》、《職業病防治管理辦法》、《用電安全管理辦法》、《吸煙管理規定》、《窒息救護預案》、《壓力容器安全操作規程》、《崗位規范》、《實驗室手冊》、《噪聲衛生控制標準》、《生產性粉塵排放標準》、《危險用品使用規則》、《設備、設施完好標準》和相關設備的操作規程等作業指導書。
2.5體系運行階段
文件編寫完畢后,經最高管理者批準發布實施,建立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開始進入試運行階段,試運行時間一般為三個月,這期間企業至少應進行兩次內部審核和一次管理評審,以發現體系運行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為第三方認證審核做好充分的準備。
2.6提交認證審核階段
體系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行后,企業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邀請由國家認可的認證機構(第三方審核)對企業建立的體系是符合標準要求的,并獲得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3 化工企業建立體系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當企業建立體系時,還需著重注意以下四個問題。
3.1體系應結合企業現有的管理基礎
一般企業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上,都存在著原的企業機構、管理制度、資源等。而按GB/T28001建立的體系,實際上是企業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改善企業的職業健康安全行為,達到持續改進目的的一種新的運行機制。它不能完全脫離企業原有管理基礎,而是在GB/T28001的框架內,充分結合企業的原有管理基礎,進而形成一個結構化的管理體系。
3.2體系是一個動態發展、不斷改進和不斷完善的過程
體系的運行,是依據GB/T28001中要素所規定的職業健康安全方針、政策、實施和運行、檢查和糾正措施及管理評審等環節實施,并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法規的完善,客觀情況的變化以及人們職業健康安全意識的提高,自身會不斷地改進、補充和完善并呈現螺旋式上升。每經過一個循環過程,就需要制定新的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和新的實施方案,調整相關要素的功能,使原有的體系不斷完善,達到一個新的運行狀態。
3.3體系應充分反映企業的特點
企業的體系結構的支持及建立和運行所需投入的資源,都會因企業的規模、性質等條件不同而有較大的差異。企業要根據GB/T28001所提供的結構框架,結合自身的特點來建立和運行體系。尤其對于中、小型企業,建立體系時更要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來實施標準的要求,做到切實可行。注意即使規模、性質相類似的企業在建立體系時也不能相互機械照搬。
3.4與其他管理體系的結合
現在許多企業按照GB/T19001建立了質量管理體系,按照GB/T24001建立了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與質量、環境管理體系遵循著共同的系統化管理原則。特別是GB/T28001與GB/T24001具有相同的運行結構模式。所以,已建立質量和環境管理體系的企業,在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時,可以借鑒建立質量和環境管理體系的思路。此外,還要注意三個體系內容的相互結合,特別是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在內容上有更多交叉,要注意二者的結合,不要出現矛盾和職責不清的現象。現在有的企業將三個體系融合到一起,搞管理體系一體化,使三個體系緊密地結合到一起。
參考文獻:
[1]劉鐵民.中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發展現狀與趨勢.促進中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國際研討會會議文集,2002
[2]宋大成,吳宗之,朱世偉等.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指南.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