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PDCA循環方式開展“無隱患管理”工作,把“無隱患管理”工作分為四個階段14個步驟,通過不斷循環來達到不斷提高我廠安全管理水平和消除隱患的目的。一個循環的結束,解決一些問題,使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提高一步,接著又制定新的目標,開始新的循環。
無隱患管理的4個階段14個步驟如下:
(1)計劃階段。包括4個步驟:①分析現狀,找出存在的問題(事故隱患);②分析存在的問題(事故隱患),確定原因及影響因素;③根據分析結果,制定無隱患管理目標;④制定無隱患管理方案。
(2)實施階段。包括5個步驟:①組建機構(無隱患管理工作小組)和明確小組成員的各自職責,以便及時開展隱患評估工作;②開展宣傳教育、培訓,使全廠職工對無隱患管理有充分了解和認識,采取下達文件、電視、錄像、黑板報、班組安全學習材料、辦培訓班等形式普及安全知識,使每個職工初步掌握隱患辯識技術;③建立隱患分類、分級標準、檢查制度、信息反饋制度、考核制度等管理文件;④運行控制,確保各項活動的實際工作與計劃一致。
(3)檢查階段。包括4個步驟:①采取安全檢查表等手段,檢查無隱患管理執行情況;②隱患評估,評估內容有:隱患類別、隱患危險性等級、隱患控制可行性分析、技術措施、管理措施、應急措施以及責任人,隱患類型劃分為工藝類、技術類、設備類、行為類等四種,隱患危險性等級分為極其危險、高度危險、很危險、可能危險和不太危險五個等級;③完善監控措施,進行隱患治理,按“三定四不推”原則,采取有效措施對隱患落實整改;④每次檢查形成記錄,同時匯總存檔。
(4)改進階段。包括2個步驟:①對無隱患管理過程中形成的各類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把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教訓納入有關標準和制度,使其規范化,以鞏固成功的經驗,從中發現問題,不斷總結經驗,避免重犯錯誤;②將本次循環尚未解決的遺留問題(不能整改的隱患)采取臨時防范措施,轉到下一個循環中繼續解決。
下一篇:“無隱患管理”有哪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