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爆破中,飛石發生在抵抗線或填塞長度太小的地方。由于鉆孔時,定位不準確和鉆桿傾角不當等都會使實際爆破參數比計算參數或大或小,若抵抗線偏小,則會產生飛石。
如果炮孔未按預定的順序起爆或炮孔裝藥量過大,也會產生飛石。
此外地形、地質條件(山坡、節埋、裂縫、軟夾層、斷層等)和氣候條件等也與飛石的產生有關。
由于爆破條件十分復雜,目前個別飛石的安全距離Rf只能根據經驗公式確定,如對一般拋擲爆破,個別飛石的安全距離計算公式為:
Rf=10kfn2W (6—5)
式中:n——爆破作用指數;
W——最小抵抗線,m;
kf——與地形、風向等有關的系數,一般可取1.1~1.5。
對露天臺階深孔爆破可采用下面經驗公式計算,飛石安全距離:
R1=40/2.54d (6—6)
式中:d——深孔直徑,cm。
安全規程給出了各種爆破個別飛散物對人員的安全距離。見表6—5。
表6—5 爆破(拋擲爆破除外)時,個別飛散物對人員的安全距離
爆破類型和方法 |
個別飛石的最小安全距離(m) |
一、露天土巖爆破 1.破碎大塊巖礦 裸露藥包爆破法 淺眼爆破法 2.淺眼爆破 3.淺眼藥壺爆破 4.蛇穴爆破 5.深孔爆破 6.深孔藥壺爆破 7.淺眼眼底擴壺 8.深孔孔底擴壺 9.硐室爆破 二、爆破樹墩 三、森林救火時,堆筑土壤防護帶 四、爆破拆除沼澤地的路堤 五、河底疏竣爆破 1.水面無冰時,用裸露藥包或淺眼、深孔爆破 水深小于1.5m 水深大于6m 水深1.5~6m 2.水面覆冰 3.水底硐室爆破 六、破冰工程 1.爆破薄冰凌 2.爆破覆冰 3.爆破阻塞的流冰 4.爆破厚度大于2m的冰層或爆破阻塞流冰一次用藥量超過300kg 七、爆破金屬物 1.在露天爆破場 2.在裝甲爆破坑中 3.在廠區內空場上 4.爆破熱凝結構 5.爆炸成型與加工 八、拆除基礎、炸倒房屋和構筑物;在建筑物附近進行開挖控制爆破 九、地震勘探爆破 1.淺井或地表爆破 2.在深孔中爆破 十、用爆破器擴大鉆井 |
400 300 200(復雜地質條件下或未形成臺階工作 面時不小于300) 300 300 按設計,但不小于g00 按設計,但不小于300 50 50 按設計,但不小于300 200 50 100 與地面爆破相同 不考慮飛石對地面或水面以上人員的影響 由設計確定 200 由設計確定 50 100 200 300 1500 150 由設計確定 按設計,但不小于30 由設計確定 由設計確定 按設計,但不小于100 按設計,但不小于30 按設計,但不小于50 |
在工程爆破中,可采取下列措施來控制個別飛石:
(1)設計藥包位置時,必須避開軟夾層、裂縫或混凝土接合面等,以免從這些方面沖出飛石。
(2)裝藥前必須認真校核各藥包的最小抵抗線,嚴禁超裝藥量。
(3)確保炮孔的填塞質量,必要時,采取覆蓋措施。
(4)采取低爆速炸藥、不耦合裝藥、擠壓爆破和毫秒微差起爆等。
上一篇:爆破安全技術--爆破沖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