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lián)系方式 | 業(yè)務合作 | 會員

煤礦安全評價中有害因素的辨析及危險性分析

2009-10-16   來源:安全文化網(wǎng)    熱度:   收藏   發(fā)表評論 0

  摘要:針對某煤礦在安全現(xiàn)狀綜合評價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準確地找出該礦在生產能力擴建工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采用多種方法進行科學分析,按其危險性輕重緩急排序,采取相應措施避免事故的發(fā)生。

  關鍵詞:安全評價;有害因素;辨析;危險性分析

  1 煤礦安全評價概述

  1.1目的與基本原則

  煤礦安全評價目的是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提高煤礦的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減少與控制煤礦建設項目和煤礦生產中的危險、有害因素,降低煤礦生產的安全風險,預防事故發(fā)生,保護建設單位和煤礦的財產安全及人員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煤礦安全評價基本原則是:具備國家規(guī)定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科學、公正、合法地自主開展安全評價。

  1.2定義與分類

  安全評價定義是:以實現(xiàn)工程、系統(tǒng)安全為目的,應用安全系統(tǒng)工程原理和方法,對工程、系統(tǒng)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辯識與分析,判斷工程、系統(tǒng)發(fā)生事故和職業(yè)危害的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度,從而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jù)。根據(jù)工程、系統(tǒng)的生命周期和評價目的,安全評價分為安全預評價、安全驗收評價、安全現(xiàn)狀綜合評價、專項安全評價。

  1.3內容和程序

  安全評價內容包括:危險性識別和危險度評價。

  安全評價程序主要包括:準備階段;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與分析;定性定量評價;提出安全對策措施;形成安全評價結論及建議;編制安全評價報告。

  1.4評價方法選擇

  目前,煤礦安全評價方法有:危險性預先分析法(PHA)、事故樹分析法(FI'A)、事件樹分析法(ETA)、作業(yè)條件危險評價法(LEC)、專家評議法、因果分析法、綜合分析法、安全檢查表分析(SCL)、類比分析(AA)、等方法。這些對危險、有害因素識別分析方法各有所長,可按評價對象的特點,選擇適當?shù)姆椒ɑ蚓C合運用。

  2 礦井概述

  某礦于1984年始建,1986年投產,原設計生產能力為90 kt/a,現(xiàn)為300kt/a的小型煤礦。礦區(qū)位于呂梁山與霍山間的盆地,井田內地勢為北東部和南部高、中間低,地形標高998 m~771 m。井田東北部多為黃土覆蓋,溝谷發(fā)育,地形較復雜。井田西約3 km為汾河,其內及周圍水系屬汾河水系,井田內無長年性流水。目前開采2號煤層,煤質為主焦煤,煤層的頂板為泥巖、鈣質泥巖、炭質泥巖,或為中厚層泥巖,薄層狀含炭泥巖。根據(jù)上述情況,該礦的工程地質條件屬簡單,頂板管理簡單。

  3 某煤礦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及危險性分析

  3.1分析的方法與過程

  3.1.1分析的方法

  針對現(xiàn)場狀況和評價方法特點,采取詢問和交流、現(xiàn)場觀察、查閱有關文件和資料等方式,運用安全檢查表法、專家評議法等,對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辨識和分析。

  3.1.2分析的過程

  通過收集的資料,(例如:礦區(qū)的背景資料;工藝指標;生產所需材料;運行情況記錄;礦井的事故記錄等),對該煤礦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與危險性分析過程主要有:劃分作業(yè)活動;辨識、評價危險、有害因素的危險性;確定重大危險、有害因素。

  3.2主要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及危險性分析

  依據(jù)該煤礦煤層賦存條件、水文地質條件、開采條件、生產接續(xù)、材料性質及事故統(tǒng)計等。其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可以概括為:頂板事故、爆破傷害、瓦斯爆炸、煤塵爆炸、運輸提升、礦井水災、電氣傷害、職業(yè)健康及其它危險、有害因素(粉塵、中毒窒息、有毒物質、噪聲等)等。

  3.2.1 開采系統(tǒng)

  a.頂板管理方面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是:空頂時間長、面積大,擴大了無支護空間;掘進工作面木支護棚距大,支護強度不夠;采掘工作面爆破后不及時進行臨時支護和敲幫問頂;職工安全意識差,思想麻痹等。根據(jù)礦井開采煤層和巷道頂、底板條件的現(xiàn)場檢查,結合安全技術管理和人員操作中可能出現(xiàn)的失誤,認為該礦開采系統(tǒng)存在冒頂、片幫的可能性,這是礦井重大危險源之一。

  b.冒頂、片幫危險、有害因素主要存在于:采煤工作面及前后端頭和兩順側20 m超前支護范圍內;掘進工作面爆破后迎頭無支護或迎頭支護不穩(wěn)固處;巷道支架維修作業(yè)地點;受采動壓力破壞及特殊構造地點受損的巷道;巷道交叉點未采取特殊支護處理等地點。

  3.2.2爆破傷害

  a.該煤礦爆破傷害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爆破作業(yè)和管理方面。例如:無雷管箱、雷管不劃號,未嚴格執(zhí)行專號專用,雷管不做導通試驗等。

  b.爆破系統(tǒng)危險、有害因素主要存在于:采煤工作面、掘進工作面、其它輔助爆破作業(yè)場所。

  3.2.3瓦斯防治系統(tǒng)

  a.該煤礦在巷道維修上有所忽視(頂板容易垮落),出現(xiàn)嚴重失修,將造成風阻較大;有通風系統(tǒng)不合理、不完善的作業(yè)工作面;有無風、微風、擴散通風的作業(yè)工作面;有越層、越界不正規(guī)作業(yè)工作面;有主扇負壓水柱計損壞不能反映礦井通風阻力的狀況。一旦發(fā)生瓦斯積聚,就有可能發(fā)生瓦斯爆炸。特別是該礦對采空區(qū)和相鄰各礦采空區(qū)的情況掌握不清楚、不準確,一旦掘進工作面接觸到采空區(qū),爆破時就會把采空區(qū)打通,引起瓦斯涌出,此時如果井下有明火火焰、機械摩擦及撞擊火花、熾熱表面和熾熱氣體、電火花,就會發(fā)生瓦斯爆炸。再者,掘進工作面通風機停轉,風筒漏風,供風能力不足,風筒距離工作面距離過大,回采工作面風量不足,不及時處理瓦斯聚集等,都是可能發(fā)生瓦斯事故的危險條件,必須予以足夠重視。加強杜絕爆炸起火、違章電焊及氣焊、撞擊摩擦、電氣短路等防止瓦斯爆炸的重要基礎工作。

  b.該礦可能發(fā)生瓦斯爆炸場所主要是:采掘工作面及回風道,特別是采煤面回風隅角、冒落區(qū)、盲巷、無通風系統(tǒng)及通風不良作業(yè)區(qū)域等,這些場所的風量不足或停風時,易發(fā)生瓦斯爆炸。

  3.2.4煤塵防治系統(tǒng)

  a.可能造成煤塵爆炸的原因主要有:沒有按規(guī)程規(guī)定,爆破前后進行噴霧灑水降塵;沒有貫徹執(zhí)行粉塵濃度檢查記錄制度;爆破火焰;電器設備產生火花;電纜破壞產生電弧;井下火災、瓦斯爆炸;機械設備摩擦產生火花。

  b.該礦煤塵爆炸危險主要存在于采掘工作面、轉載、裝載及卸載點、巷道維修作業(yè)點、回風巷等。

  3.2.5運輸提升系統(tǒng)

  a.運輸提升系統(tǒng)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包括:主井聲光信號使用不規(guī)范;主立井上部防過卷保護裝置不能正常使用;主立井提升鋼絲繩與箕斗連接未按規(guī)程設置,可使鋼絲繩連接部位強度受損;主提升鋼絲繩、罐道繩未按規(guī)定檢查,斜巷防跑車裝置設置不合理或失效,鋼絲繩無每月涂油記錄等。

  b.該礦運輸提升危險存在的主要場所是:井下運輸車輛拐彎點、主井絞車提升地點、運輸斜巷、采掘工作面及其運輸巷道等。

  3.2.6防治水系統(tǒng)

  a.通過專家評議法和安全檢查表法分析,認為:該煤礦對四鄰礦井采掘工程及老窯、老空范圍積水情況調查記錄不詳,風井井口標高與場地標高在同一水平,存在山水潰入井下的可能,已采畢的斜井封閉不嚴,成為季節(jié)性充水的良好通道。該礦現(xiàn)開采煤層上部灰?guī)r含水層富水性強,灰?guī)r上部二疊系含水層出露地表,直接接受大氣降水補給;已采畢形成的老空區(qū)積水,對現(xiàn)開采煤層亦形成威脅;又由于在邊界開拓開采時,一旦發(fā)生透水事故,就會波及礦井造成重大事故。

  b.該煤礦透水危險、有害因素存在的主要場所是:采掘工作面、鄰近礦井采空區(qū)、斷層、老空、地面洪水、地面蓄水塘(塌陷區(qū))、裂隙及雨季充水處、采空區(qū)密閉。

  3.2.7礦井防火滅火系統(tǒng)

  a.該礦的長壁回采工作面回采過程中,將有部分碎煤及坑木留滯在采空區(qū)。由于礦井多年采用房柱高落式采煤,所以進行壁式采煤方法改革過程中,由于缺少經(jīng)驗,缺少管理及生產方面的人員,回采速度可能降低,增加了采空區(qū)遺煤的氧化時間,地面沒有注漿注砂系統(tǒng),井下巷道采用木支護,部分巷道有局部高頂,存在安全隱患。該礦易自燃發(fā)火的重點是:回采工作面采空區(qū),封閉不嚴的采空區(qū),巷道有高頂?shù)木植康攸c。

  b.易發(fā)生火災的主要地點有:煤層巷道高頂冒落處或回采工作面的采空區(qū)。這些冒頂孔洞中遺留有碎煤并且未進行預防性充填、灌漿,則容易發(fā)生煤炭自燃發(fā)火;回采工作面的區(qū)段煤柱,由于處于應力疊加帶,且受采動影響和維修條件的限制,形成無數(shù)裂隙,因而易發(fā)生自燃;掘進、回采過程中遇到的未充填實的舊巷道、舊采場,當存在漏風通道時,易發(fā)生煤炭自燃;封閉不嚴而浮煤殘留較多的采空區(qū)。

  礦井采掘工作面、燒焊區(qū)域、儲煤廠、坑木場、配電點、炸藥庫房等,以及地面生產場所、油脂庫等,亦為火災存在的主要場所。

  3.2.8機電系統(tǒng)

  a.機械傷害。通過專家評議法和井下安全檢查,認為:該煤礦如果出現(xiàn)在不安全的機械上停留、休息、違章操作,在刮板輸送機刮板上行走,在斜井絞車運輸過程行走,安全管理上存在不足、操作人員疏忽大意、身體進入機械危險部位,都是該礦井下機械設備傷人的主要隱患。

  發(fā)生機械傷害危險的地點是:井上、井下所有設置機電設備及其它設備危險存在的場所。

  b.觸電。該礦觸電危險有害因素主要存在于:井下各配電點、機電硐室、水泵房、采掘工作面等供用電設備、電纜接地極、網(wǎng)不完善和漏電保護失效處;地面配電室、各主要機械房裸露供電裝置屏蔽保護失修處、防雷裝置失效處。

  c.物體打擊。通過井下檢查分析認為,該礦物體打擊危險有害因素主要存在于:采掘工作面作業(yè)和設備安裝地點;井下巷道置換支架作業(yè)地點和巷道交岔點巷修作業(yè)處;井上井下安裝、拆除作業(yè)超吊重物地點等。

  3.2.9職業(yè)健康方面

  a.粉塵。該煤礦產生煤塵和巖塵的主要場所,井下工人多集中作業(yè)活動的地點,這是職工患職業(yè)病的主要來源。

  b.中毒。有毒物質主要集中在采掘工作面和回風流中。應注意一氧化碳、硫化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毒物質的危害。

  3.2.加主要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及危險性分析小結

  分析考慮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誘導性原因、致害物、傷害方式等,將該煤礦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歸納排序如下:瓦斯爆炸;煤塵爆炸;冒頂、片幫;水災;火災;墜罐;提升越位;跑車;觸電;塵肺病及其它危險有害因素。

  4 思 結

  經(jīng)確認,該礦主要危險、有害因素有:瓦斯爆炸、煤塵爆炸、冒頂、片幫、突水、火災、墜罐、提升越位、跑車、觸電、塵肺病等。其中瓦斯爆炸、煤塵爆炸、冒頂與片幫和突水為礦井重大危險、有害因素,火災、墜罐、提升越位等有高度的危險性,必須引起企業(yè)管理者和員工高度重視。上述危險、有害因素的危險度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動態(tài)變化;在某種情況下危險度低的因素有可能轉變?yōu)槲kU度高的因素,亦應引起高度重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巢湖市| 辰溪县| 乌兰浩特市| 郎溪县| 乐至县| 晋州市| 凌海市| 故城县| 永定县| 新田县| 罗源县| 集安市| 江津市| 文登市| 栾城县| 广安市| 宜丰县| 永定县| 尚义县| 宝丰县| 宝鸡市| 阜宁县| 双柏县| 嵊州市| 喜德县| 营口市| 株洲县| 邢台县| 崇左市| 天祝| 龙山县| 杭锦旗| 长丰县| 察雅县| 正阳县| 离岛区| 南充市| 中西区| 措勤县| 兴宁市| 岑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