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地方應急計劃委員會負責準備其所在整個地區的應急計劃,這就要求要與所有當地工廠代表進行合作。這表明工廠代表和地方官員的合作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很現實的。建立統一地區反應計劃當然要由地方委員會負責。可是,工廠代表也要提供自己工廠、相關危險和削減這種事故危險所具有資源的必要信息。因而工廠管理層在這個問題上要直接與地方官員合作,這種合作要使工廠應急反應計劃與地方計劃相一致。統一計劃要研究討論和協商的要素與任何一個反應計劃的相同。因此在與當地官員的討論會上所提出的問題也集中在這些要素上,或者這些問題可通過向地方應急部門和機構分發調查表的方式進行。
1計劃協調:資源有效性和利用
現有資源,按人力、設備和供應進行評價。這需要確定下面內容:
人力
緊急時可動員多少全職和兼職人員或自愿者?
培訓水平如何?
通報和通訊聯絡設備
有什么樣的通訊設備(電話、專線電話、無線電和警笛)?
有多少應急控制中心?它們位于何處?
個人防護設備
在何處有多少、什么類型個人防護設備(如自持性呼吸器、防毒面具、防酸服)
消防設備和供應
有什么類型的消防設備(消防車、消防梯、液壓起重機)
有無消防水系統?
有什么替代水源?
有什么樣、多少消防設備(例如,各種便攜式滅火器、泡沫罐、干化學品)?
事故控制和防污染設備和供應
有什么專用工具和設備,在什么地方?
有多少掘土設備?
有多少、什么類型的防污染設備(例如中和劑)?
醫療服務機構、設施、設備和供應
當地醫院和其它醫療機構的位置?
它們的裝備如何?
有多少救護車?
有多少醫生、護士?
監測系統
有什么樣的監測和檢測系統,有多少?
這些化學實驗室是否能進行危險物質分析?
是否有專門技術參考資料的圖書館?
氣象站
有多少氣象站?(特別是確定風向)
它們位于何處?
交通系統
有多少卡車和其它交通設備以便在緊急時運輸設備和供應?
有多少車輛運輸疏散人員和其它危險區人員?
保安和進出管制設備
是否有足夠的警力以控制交通和疏散時執法?
是否有足夠進出管制設備(例如,路障、)以便在緊急時控制交通?
社會服務機構、設施和設備
有多少接收疏散人員的設施?
有多少小屋、毯子和其它類似設備?
2計劃協調:事故評估程序
應建立評估緊急嚴重程度的常用規范。這需要使用應急行動級別,其緊急程度越來越高。常用有三種級別:預警、現場應急和全體應急,也有其它的分級方法。現在,與地方官員討論的問題是:有多少級別應該考慮,它們意味什么?與它們相關的資源系統是什么?
3計劃協調:指揮和協調
要做到反應計劃的統一,要求單一的指揮結構和反應組織內不同功能之間的協調。因為應急的決策對工廠影響很大,確定參與應急反應的機構和地方政府官員指揮的指揮權和組織結構是極為重要。與地方官員重點討論的問題是:
任何時刻由誰來指揮?
當緊急情況惡化,動用更多資源以及影響超出廠區時指揮結構如何變化?
應急時工廠的負責人是誰?
所有參與應急反應計劃實施的組織結構如何?
誰負責不同反應功能?
廠內和廠外反應小組、單位如何聯合行動?
誰來決策疏散?
誰有權批發應急操作費用?
4應急協調:通報和通訊聯絡
發生有毒物泄漏時必須向外部機構通報。因此,應與相關機構確定出緊急通報的方法和規定。這樣不僅符合法律要求,而且也是對外部反應機構的早期動員。毒物泄漏的緊急通報是法律規定的,工廠操作員必須立即通知地方應急委員會協調員和國家應急反應委員會。流程圖如下:
圖1信息流動圖
此外現場和廠外反應小組在應急時的通訊聯絡是絕對必要的。要預先制定出相應的聯絡方法。因此在與地方官員會談時應提到的要點是:
如何通知緊急事故,通知誰?
應急時如何建立和保持通訊聯絡?
通訊設備是否足夠完成其任務?
通訊設備間是否相匹配?
誰來負責保證現場與廠外組織的通訊聯絡?
5計劃協調:應急反應行動
應急時有許多任務,從搜尋營救、消防滅火到安全疏散。現場和廠外組織可能要求不同的技術、資源和接受不同培訓來完成這種任務。他們實際行動的職責需要預先調查研究,特別是有公眾參與應急時。與地方官員要討論的問題有:
應急誰該做什么?
是否要準備疏散計劃?
如果這樣,誰來決定和它制定和實施?
誰提供應急救援行動?(如醫療救援、社會服務、交通管制和執法)
6計劃協調:培訓、演習和計劃保持
為保持應急計劃有效,參加人員要進行培訓,在訓練中測試計劃和計劃的有效性要通過審查和修訂來重新評價。常提出以下問題如:
誰需要培訓?
什么樣的培訓,給誰?
常規培訓多長時間進行一次?
參加人有誰?
誰負責培訓費用?
誰來決定測試場景?
誰評價訓練的結果?
誰定期修訂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