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采掘安全知識及事故案例

2008-08-22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第一節采煤工作面安全知識

  回采工作面是礦井生產的心臟,其特點是空間狹窄且多變,設備多、噪聲大,人員集中、環境復雜,不安全因素多,是煤礦事故多發地點。因此,我們必須學好回采安全知識,吸事故教訓,及時采取措施,防止各種事故發生。

  一、支護操作安全注意事項

  1.在操作時應經常檢查支柱有無漏油和缺件現象。

  2.支柱應垂直于頂底板,支護在絞接頂梁下面,并有一定的迎山角,使支柱穩定不易推倒。

  3.支柱與工作面運輸機應有適當距離,以免影響采煤機正常運行或被其碰倒。

  4.支柱頂蓋的四爪應卡在頂梁槽上,不允許頂在頂梁或梁接頭處。

  5.禁止用錘、鎬等金屬物猛敲支柱任何部分,放炮前用擋板擋好;以免損壞支柱。

  6.嚴禁用單體液壓支柱作推溜器。

  7.按規定使用好端頭支護。

  回采工作面π型鋼端頭支護的操作規程。

  端頭支護為回采工作面的特殊支護之一,用于支護回采工作面機頭(尾)處頂板,對回采工作面機頭(尾)處實現大面積有效控頂,對防止和避免機頭(尾)處發生垮冒頂事故,保證安全出口暢通,起到強有力的控制作用。

  操作規程:

  (1)回采工作面機頭(尾)處必須嚴格使用4對8根π型鋼端頭長梁支護頂板; .

  (2)竹型鋼端頭長梁必須成對布置,交替邁步使用,且務必架設于機頭(尾)上方并全面覆蓋,有效支撐頂板;

  (3)機、炮采工作面機頭處(含MDY一150型采煤機組使用SGW—ISOC雙電機拖動時的機尾)統一使用3.2米π型鋼端頭長梁,機尾處使用2.4米叮r型鋼長梁支護。機尾端頭支護排列(含3.2米端頭梁)由作業規程作出規定并嚴格執行;

  (4)端頭長梁盡量垂直煤壁布置,架設平整,并與頂板接觸嚴實;

  (5)3.2米π型鋼端頭支護每梁必須支設3棵牢固可靠支柱,2.4米耵型鋼端頭長梁每梁支設柱數量執行作業規程規定;

  (6)工作面上下機窩(缺口)放炮后必須及時采取臨時支護,并按規程規定和要求支設齊全戴帽頂柱,貼幫柱;

  (7)已嚴重變形損壞的端頭梁、支柱必須及時更換,補齊;

  (8)移端頭支護不得少于3人,相互間緊密配合;

  (9)操作移梁只能從一頭向另一頭逐對逐梁依次進行,嚴禁從兩頭向中間或從中間向兩頭進行;

  (10)所有支柱必須迎山有力,支設在實底上,底軟時穿鞋;

  (11)操作人員必須站在支護可靠的支架下面操作,嚴禁空頂作業;

  (12)端頭支護排列布置按后所煤礦回采工作面π型鋼端頭支護布置平面圖執行,特殊情況需改變端頭支護布置方式時必須經礦總工程師批準;

  (13)執行作業規程的有關規定。

  第二節回柱放頂安全注意事項

  1.回柱工要按時完成拆打特殊支架及回柱放頂工作,維護好放頂線的頂板,回凈支架和材料,并排放整齊。

  2.工作前應檢查煤壁、支架、老塘懸頂及回柱工具,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在工作地點要攉凈浮煤,清理好退路。

  3.回柱應按順序進行,自下而上,由老塘向煤壁。分段回柱處需留好斜茬,補好支柱,分段拉茬距離不少于10米。 .

  4.回柱工作必須兩人配合,加強自主保安;一人回柱,一人觀察頂板。

  5.禁止人員到老塘一側回柱或取料。

  6.回柱工作不許與采煤工作平行作業。

  7.回柱范圍內的特殊支架、木垛、密柱的數量規格,必須符合作業規程要求;特殊支護必須在回柱前打好,否則不準回柱。

  第三節防止工作面冒頂措施

  1.加強工作面支護,做好回柱放頂工作;同一采面不得使用不同類型、不同性質的支柱。

  2.堅持認真執行《安全規程=》,加強管理、嚴格工程質量;嚴禁空頂作業,嚴禁在浮煤浮矸上架設支架,所有支架都必須架設牢固,保證初撐力、找準迎山角度。

  3.缺柱、倒柱要及時補上,損壞的支柱要及時更換。

  4.堅持正規循環作業,加快工作面推進度,工作面要做到三直一平兩暢通。

  5.回采工作面上、下出口,機頭機尾加強特殊支護;靠煤幫要根據需要支設貼幫柱或臨時支柱。

  6.要做好超前支護,加強敲幫問頂工作。

  7.在控頂區內嚴禁提前摘柱。

  8.放炮崩倒的支柱必須及時扶起。

  第四節頂板事故案例

  在回采面工作,必須按上述規定及有關規程執行,如果馬虎行事,就會造成事故發生。

  案例一:大慶井2001年“12.19’’ 頂板工亡事故

  2001年12月19日6點35分,炮采隊陳金班職工朱永祥在一采區1909采煤工作面收尾回柱過程中頂板冒落,被大塊矸石埋住,當場死亡。

  (一)事故經過及搶救

  2001年12月19日,炮采隊陳金班上夜班,該班人數為二十八人,班前在工作地點召開了班前會,在班前會上,班長強調要注意安全,并對一些地方存在的隱患用粉筆標注,提醒大家注意,然后進行了分工,分十二人鏟煤,四人放炮扶柱,四人打眼、五人開溜子。分完工就開始出煤,煤鏟完后班長陳金安排對工作面煤壁不平的地點進行補炮,將補炸的煤出完后,班長就安排收尾回柱,安排肖建宇和朱永祥回柱,其他人員運槽子和回撤出來的柱子,在整個回柱過程中由朱永祥回柱,肖建宇抱送回下的柱子。大約回了8米左右,巷道較高,柱子支在偽頂上(支柱不吃勁),發現偽頂下掉,頂板來壓,肖建宇(在朱永祥后面3米處)往后退,朱永祥往后退約2米左右,此時有2.5米長、1.5米寬,0.78米厚的一塊矸石將柱子推倒,緊接著發生垮頂將朱永祥埋在矸石下,肖建宇接著就向下邊傳話說:“垮頂捂著人了,快叫班長陳金上來處理”,班長立即到事故地點組織人員搶救,把矸石刨開(朱永祥的臉部緊貼大腿),然后將朱永祥抱出來,未發現有傷和出血,但人已死亡,陳金同該班人員將死者朱永祥送出井口,抬上救護車拉到礦醫院太平間。

  (二)事故原因分析

  從上述事故經過不難看出,造成這次事故的原因是:

  1.直接原因:

  (1)工作面支護質量差,柱子支撐力不夠;

  (2)職工冒險作業,發現偽頂掉落未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

  2.間接原因:

  (1)班長對工作地點沒有認真進行檢查和落實,巷道高,支柱支在偽頂上,未背頂打牢支柱的問題在分工前檢查中都沒有查出來;

  (2)井1:3對班長和職工安全教育不夠,職工安全意識不強,發現支柱不吃勁,偽頂掉落沒有停下回柱工作來對未吃勁的支柱進行支護處理。

  (三)事故教訓

  這起事故,暴露出我們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著不少漏洞,教訓十分深刻:

  1.各級管理人員和職工的安全第一的思想薄弱,發現安全隱患(巷高支柱支在偽頂上不吃勁)沒有采取有效措施跟蹤整改。

  2.要切實加強班、隊長的安全和責任心教育,使其對本隊(班)工作范圍內的安全工作認真負責。

  3.要加強對職工遵章守紀的教育,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確實做到不安全不生產、先安全后生產。

  案例二:大慶礦井2002年“5.27”頂板工亡事故

  2002年5月27日17時40分,殘采隊職工胡紹興在大慶一號井2107殘采工作面回柱時,發生局部冒頂將其埋住,經全力搶救無效,當場死亡。

  (一)事故經過及搶救過程

  2002年5月27日,殘采隊熊紹益班于5月27日9:00時上早班,該班上班人數為十四人,大約9時25分到達2107殘采工作面,值班隊長和代班班造成這次事故的原 .長巡查了工作面后,在工作面中運巷召開了班前會。在班前會上,值班隊長強調:各段鏟煤的人員,只要溜子一停,就立即打臨時柱,特別強調下段十多塊槽子頂板破碎,分在那段鏟煤的人員要加強臨時支護,注意安全。然后進行了分工,分七人鏟煤,二人打眼,三人開溜子,分完工就開始出煤。大約17時,工作面完成了鏟煤、移溜、打柱的工作,接著代班班長又對工作面的回柱工作進行了分工,工作面共分五段回柱。工作面機頭往上第二段(中運巷所在段)頂板破碎、壓力大,由龔達伍、胡紹興兩人回柱,值班隊長交待班長熊紹益要特別注意該段的安全,分工完畢后就開始回柱,熊紹益巡查了工作面后就回到第二段同龔達伍、胡紹興一齊進行回柱工作,17時40分,熊紹益正在中運巷工作面煤壁邊觀察頂板,發現頂上矸石不斷往下掉,意識到可能要冒頂,就立即喊在下方回柱的兩人往外撤,但頂板冒落速度太快,二人中只有一個人撤到中運巷,胡紹興被冒落的矸石埋住(冒落的面積約為8.5平方米,冒頂高度為1.35米。),熊紹益喊了被埋者名字,并聽到了回音,緊接著就組織當人員用木料控制頂板,搬運矸石,搶救傷員,搬開部分矸石后,露出傷者的頭部和胸部時傷者還能說話,突然頂板再次冒落又將傷者埋住,再喊傷者時,沒有回音,經全班人員的努力,將傷者救出,發現已死亡,就用礦車將死者運到1800平硐外,抬上礦醫院救護車拉到太平間。

  (二)事故原因分析 。

  通過事故調查組對事故現場的勘查及認真分析,造成這次事故的原因是:

  1.直接原因:

  (1)工作面事故點屬破碎帶頂板已脫層,背頂質量差,支護強度不夠。

  (2)在回柱時職工注意力不集中,思想麻痹。

  2.間接原因:

  (1)在回柱過程中沒有對周圍的柱子進行加固,回柱放頂措施不力。

  (2)井隊對安全管理不嚴不細。

  (三)事故教訓

  這起事故,再次暴露出我們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著不少漏洞,教訓十分深刻,因而,應從以下幾方面吸取教訓:

  1.隊長、班長對頂板破碎只是口頭強調,怎樣支護沒有具體安排。

  2.職工進入工作地點后沒有對周圍環境進行仔細觀察、認真了解,盲目開展工作。

  3.工程技術人員要經常深入現場,對現場情況變化時要制定相應的補充安全技術管理措施。

  4.在工作面回柱過程中,頂板壓力大的地段要超前回柱,減緩壓力集中。

  (四)防范措施

  1.加強職工及班隊長安全學習教育,牢固樹立安全第一、質量為本觀念,以工程質量保安全,堅決執行“隱患不除不生產”規定。

  2.加大安全教育、培訓、宣傳的力度,提高學習質量,使安全第一的思想牢固樹立在每位職工的頭腦中。

  3.加大現場安全檢查、監察的力度。各級管理人員下井的首要任務就是查處“三違”和隱患,要把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要把反“三違”反事故真正落實在實際工作中。

  4.要認真組織每位職工對自己工作中的違章行為進行反省,總結經驗教訓,找準存在的問題,營造一個遵章守紀,按章作業的良好氛圍。

  5.強化各生產環節的安全管理工作。要對生產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安全管理,在思想認識上做到“安全無小事”,尤其對生產中的輔助環節、薄弱環節要進行重點檢查監督。

  6.要提高隊干的值班質量。值班隊干要對本隊工作范圍進行不問斷的巡回檢查,隨時提醒和教育職工遵章守紀、注意安全,對違章的人和事要及時制止,實現安全生產。

  案例三:大慶礦井1990年“1•9"頂板事故

  1990年元月9日,大慶井職工吳永安等人在2605工作面,由于違章空頂作業,不及時支護、造成頂板落下砸傷吳永安的頂板事故。

  當時,由于工作面遇斷層、工作面頂板矮,工作空間狹窄,敖友全、張曉光在斷層帶準備挖頂板(以便打柱),鏟煤工張付壁不準挖,張曉光當即走開。打柱工吳永安完成工作面其它地點的打柱工作后來到斷層帶打柱,柱腿窩剛挖好,頂板掉下一塊巖石,砸中吳永安腰部和敖友全腳部,造成吳永安腰部重傷,敖友全腳部輕傷。

  事故原因:斷層帶支護不及時,空頂作業。

  事故教訓:

  1.安全員要值班督促工作,發現隱患要及時督促處理。

  2.工作面斷層必須及時采取特別措施處理。

  3.及時支護頂板,嚴禁空頂作業。

  4.連隊干部與安全員要加強巡回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預防措施:

  1.以安全為主及時支護。

  2.采煤工作面隊干,安全員要分段巡回值班檢查、查出問題立即督促整改。

  3.加強職工思想教育,增強職工保安能力。

  4.安全員、隊干要堅持原則,隱患不排除不準離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川| 襄垣县| 河北省| 庄河市| 崇明县| 峨山| 建湖县| 洛川县| 石楼县| 达州市| 彰化县| 瑞昌市| 桃园市| 阿巴嘎旗| 永顺县| 溧阳市| 屯门区| 镶黄旗| 交城县| 彭泽县| 平湖市| 云安县| 巴中市| 南漳县| 名山县| 茂名市| 木兰县| 叶城县| 甘谷县| 翁牛特旗| 东台市| 孟连| 乐昌市| 宽城| 恭城| 博客| 丰镇市| 毕节市| 衡阳市| 西乌珠穆沁旗| 石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