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么是礦工的自救和互救
為了保護煤礦工人的安全和健康,黨和國家制定了“安全第一”的方針,頒發了一系列安全工作法令和規章制度。只要人人都自覺地按照這些規定去做,煤礦的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是,作為一名煤礦工人,僅僅知道怎樣防止和排除事故是不夠的,還必須知道,并且要熟練地掌握,在一旦遇到意外災變時,怎樣正確而又迅速地進行自救和互救,使自己和其他人員能夠安然脫險得救。如果只注意預防事故而忽視了自救和互救,就不能算作是一名合格的礦工。這本書就要專門講講礦工的自救和互救。
什么叫礦工的自救和互救?所謂自救,就是井下發生意外災變時,在災區或受災變影響的區域內的每個工作人員進行避災和保護自己的方法,而互救則是在有效地進行自救的前提下,如何妥善地救護災區內受傷人員的方法。首先要做好自救,才有可能進行互救。
礦工的自救和互救包括:熟悉并掌握所在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熟悉避災路線和安全出口;熟練地使用自救器;發生各種災害事故時的避災方法,搶救災區受傷人員的基本方法以及學會最基本的現場急救操作技術(包括人工呼吸、心臟按摩、止血、包扎、骨折臨時固定和傷員搬運)等。
礦工的自救和互救技術是煤礦工人的基本訓練內容之一。每個煤礦的領導者,應有計劃地對所有煤礦工作人員進行這方面的學習和訓練。凡是沒有經過專門訓練,不能熟練地掌握自救和互救技術的人員,都不允許下井工作。
二、 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
我們在同大自然作斗爭時,可能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黨和國家要求我們,在從事生產和建設的過程中,既要盡最大努力,爭取最好的工作成績;同時又要充分預見到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并做好充分準備,隨時排除和應付可能發生的災害事故,把事故所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就是本著這個目的而編制的。
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針對本礦井具體條件采取的預防事故發生的主要措施和人人必須遵守的安全規定。
2.礦井一旦發生事故時,井下人員應該在自己的崗位上做些什么和怎樣行動。
3.發生事故后安全撤出災區人員的措施,其中包括立即通知災區人員撤出的可靠方式,引導他們撤退的安全路線,以及災區人員萬一不能撤出時所應采取的暫時避難措施等。
4.對災區人員進行救護、消除事故后果和恢復正常生產的措施。
編制好和貫徹執行好礦井災害的預防和處理計劃,是煤礦安全工作中落實“預防為主”這一原則的重要措施,使每個礦工熟悉和掌握它的內容,并在必要時組織避災演習,不僅是礦井領導人的責任,而且也是關系每個井下工人切身利益的大事。因此,每個工人都要以高度的責任感,認真學習和執行本礦井的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特別要熟悉礦井的避災路線和安全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