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現行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火災分類》,結合滅火器滅火的特點和滅火器配置設計工作的需求,對滅火器配置場所中生產、使用和儲存的可燃物有可能發生的火災種類的分類作了原則規定。
A類火災:指固體物質火災。如木材、棉、毛、麻、紙張及其制品等燃燒的火災;
B類火災:指液體火災或可熔化固體物質火災。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瀝青、石蠟等燃燒的火災。
C類火災:指氣體火災。如煤氣、天然氣、甲烷、乙烷、丙烷、氫氣等燃燒的火災。
D類火災:指金屬火災。如鉀、鈉、鎂、鈦、鋯、鋰、鋁鎂合金等燃燒的火災。
E類(帶電)火災:指帶電物體的火災。
火災發生的原因
火災事故發生的原因主要有:放火、電氣、違章操作、用火不慎、玩火、吸煙、自燃、雷擊以及其它因素如地震、風災等引起。
1、發生火災時,基本的正確應變措施是:
(1)報警;
(2)疏散,救援,滅火;
(3)安全警戒和防護;
(4)善后處理。
2、火災的發展過程分為哪幾個階段?
(1)火災初起階段,可燃物質燃燒面積不大,火焰溫度不高,輻射熱不強,火勢發展比較緩慢。這個階段是滅火的最好時機,如發現及時、方法得當就能很快把火撲滅。
(2)火災的發展階段,也成為自由燃燒階段。當室內的上層溫度達到400~600℃時會引起轟然。由于初起火災沒有及時發現撲滅,隨著燃燒時間延長,溫度升高,周圍的可燃物質或建筑構件被迅速加熱,氣體對流增強,燃燒速度加快,燃燒面積迅速擴大,形成了燃燒發展階段。從滅火角度看,這是關鍵性階段。在燃燒發展階段內,必須投入相當的力量,采取正確的措施,來控制火勢的發展,以便進一步加以撲滅。(3)如果火災在發展階段沒有得到控制,由于燃燒時間繼續延長,燃燒速度不斷加快,燃燒面積迅速擴大,燃燒溫度急劇上升,氣體對流達到最快的速度,輻射熱最強。處于猛烈階段的火災情況是很復雜的,建筑構件的承重能力急劇下降。許多可燃液體和氣體火災的發展階段與猛烈階段沒有明顯的區別。必須組織較多的滅火力量,經過較長時間,才能控制火勢,撲滅火災。(4)火場火勢被控制以后,由于滅火劑的作用或因燃燒材料已燒盡,火勢逐漸減弱直到熄滅這一過程。根據火災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在滅火中,必須抓緊時機,力爭將火災撲滅在初起階段。據統計,以往發生的火災70%以上是初起階段即由在場的群眾迅速地作出正確反應,積極主動地組織自救,合理使用滅火器、滅火劑和采取其他手段,使火勢得到控制甚至被撲滅。3、常見的火源有哪些?
常見的火源主要有以下八種:
一是明火。如火柴火、蠟燭火等。
二是高溫物體。如點燃的煙頭、發熱的白熾燈、汽車排氣管、暖氣管等。
三是電熱能。如各種電熱器具發熱,電弧、電火花、靜電火花、雷擊放電產生的熱等。
四是化學熱能。經過化學變化產生的熱能。如燃燒生成的熱,某些有機物發熱自燃,化合物分解放出熱等。
五是機械熱能。由機械能轉變為熱能。如摩擦熱、壓縮熱、撞擊熱等。
六是生物熱。如微生物在新鮮稻草中發酵發熱等。
七是光能。由光能轉變為熱能。如日光聚焦等。
八是核能。如分裂產生的熱。以上著火源最常見的是明火火焰、電火花、高溫物體引起火災發生的。
4、電氣短路為什么會引起火災?
在電氣線路上,由于電線陳舊、絕緣層老化變質,或者機械性損傷等線路原因造成兩導線相接或相碰,產生電流突然增大的現象叫短路。電氣短路會使電流強度瞬時急劇增加,產生大量熱能,從而引起電線絕緣層燃燒,或因電線相碰處冒出電火花引燃周圍的可燃物而導致火災。
5、為什么不能亂拉亂接電線?
一是不懂電工專業知識的人,在亂接電線中,因錯誤接線容易造成事故,或連接不牢固,形成接觸電阻過大而引發火災事故。二是導線的設計容量是有限的,亂接電線,造成接入過多的負荷,容易因過負荷而造成火災。
6、電線老化為什么要及時更換?
陳舊電線受日曬雨淋或敷設在潮濕、高溫、有酸性氣體的環境里,絕緣層易發硬、老化、絕緣剝落或產生裂紋,致使電線發生短路、漏電而引起火災事故,因此陳舊電線應及時更換。
7、為什么不能過負荷用電?
電氣線路流過的電流超過安全電流值,或安全載流量叫電線過負荷。因為我們知道,電線的發熱量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電流增加1倍,發熱量就增加3倍。所以,超負荷后,電流增加,電線發熱,超得越多,發熱也越快。電線絕緣層允許溫度一般為60℃,如果線路長期過負荷運行,線路發熱量增大,絕緣層加速老化。當溫度在大于250℃時,絕緣層會發生自燃,并與電線分離,造成短路而發生火災事故。
8、煙頭為什么能引起火災?
煙頭表面溫度為200-300℃,中心溫度可達700-800℃,它超過了棉、麻、毛織物、紙張、家具等可燃物的燃點,若亂扔煙頭接觸到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燒,甚至釀成火災。
上一篇:建筑施工特種作業包括的內容
下一篇:砂輪卡盤的安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