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觀念文化建設是推進安全文化進步的最基本任務。安全文化最核心的內容是安全觀、事故觀、風險觀、生命與健康價值觀等。為了發展符合時代要求的安全觀念文化,需要利用科學的方法來支持。運用文化學研究的人文理念設計的科學與藝術,我們可以對建設和發展安全文化的方法和技巧-方法論問題進行初步的探討。?
1.“夾角理論”給我們的啟示:同一價值觀與不同目標的關系?
圖1 夾角理論
數學理論告訴我們,夾角越小其余弦值越大,當夾角為0時,余弦值取最大值1。(如圖1)?
這一理論的內涵是:圖中O點代表共同理念或價值觀,M代表組織(企業)的最高目標,OL和ON是指在干擾力量的影響下產生的目標偏離。從夾角理論中我們對建設和發展安全文化可獲得如下啟示:?
安全文化的發展首先應建立共同的安全理念或安全價值觀,這是安全文化的基點(出發點);在理念或價值觀的基礎上,要確立符合國家、社會、企業和員工意愿,并獲得一致擁護的安全生產目標——歸宿,這樣才能產生最大的文化合力;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會存在干擾的力量,使安全生產的目標產生偏離,這將會導致安全生產目標不能實現。
?
2.“收斂理論”給我們的啟示:不同價值觀與同一目標的關系?
圖2 收斂理論
如圖2所示,O代表共同理念或價值觀,O1、O2分別代表不同的理論或價值觀,AB表示文化建設對具有O1價值觀人員的作用。這一理論給我們的啟示是:社會和職工存在有對安全生產多元化的價值觀、安全態度或理念取向,為了實現政府和社會期望的安全最高目標,建設先進安全文化,一方面是要產生趨向最高目標的推動力AB1,同時更要形成同一價值觀或理念的合力AB1,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國家安全生產的文化合力,收斂于最高目標。?
圖3 文化力場理論
3.“文化力場理論”給我們的啟示:政府安全理念與企業和職工的關系?
人類文化具有“文化力場”的客觀現象,如圖3所示。針對安全文化的理論和思想,我們可以把圖中的涵義理解為:左邊的圓圈是國家和社會的安全生產理念或意識,其中間的黑點就是國家的安全生產政策或稱安全生產準則;右邊的黑點是企業職工或社會公民;國家的安全生產意志或安全生產準則與企業職工和公眾之間的線條構成了文化力場的現象和規律。從文化力場理論中我們有如下啟示:?
(1)文化力是通過理念的作用和意志的作用來體現的,它們是文化的核心,因此,安全文化的建設首先是安全理念(綱領)和安全意識的建設。?
(2)如果政府和社會推崇的安全理念是合理的,并得到企業和員工的認同,企業和職工遵守安全生產政策和法規的自覺性就強,安全生產法規的作用就大,因此,合理的安全生產理念或意識是最基本的要素,而企業和員工的認知和接受是決定的因素。?
(3)處于文化力場中的政府和企業及員工之間是相互作用的。因此,國家建立的安全生產政策法規,企業自己制定的安全生產制度,不能違背社會經濟現實,要與企業生產技術相協調,要與社會大眾的文化素質水平相適應,要為企業及員工所接受并獲得支持和擁護。否則,就會被企業和員工所“遠離”或拋棄。?
(4)文化力場中的引力大小與政策法規信息被企業或員工對象接受的程度(距離)有關。要擴大這種影響力,使安全生產意識、安全生產政策法規對企業和員工產生強大的引力,需要充分利用文化傳播手段。
上一篇:安全文化建設模式
下一篇: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