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工作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和經濟建設的健康發展,是一切工作的保證。安全生產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更容不得一絲一毫的松懈和僥幸,有句格言說得好,“安全來自長期警惕,事故出自瞬間麻痹”。從實際情況來看,企業生產過程中出現的事故 95%以上都是違章操作、違章指揮和違反勞動紀律造成的,與人的文化素質有很大的關系。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如何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提高管理干部和職工的安全素質是當前企業發展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企業安全文化的內涵
“安全第一”已從本世紀初期的經濟概念發展成為現代社會文明的標志。安全已成為一切工業生產的前提,由單純的安全技術發展成為人類文化的范疇,也就是說安全已成為當代工業社會生活中處理各種生產及生活問題時一種科學思維模式和哲學概念,是人們行為的一種規范。
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人的行為動機由三個因素構成:一是行為者對行為后果價值的追求強度;二是行為者對自己行為能力的估計;三是個人及群體的影響。個人安全文化素質和企業安全文化場的強度是諸多影響因素中主要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對行為動機的作用力稱為安全文化強度。它的強弱將有力地影響人的不安全行為的動機。
安全文化是指體現在員工身上的安全價值觀念和安全行為模式。例如在生產活動過程中“安全第一”觀念的強度,是否能構成自覺行為方式的意志;是否能在生產活動中具有安全行為的自覺規范的能力;是否能在生產活動中自覺的用三不傷害原則來約束自己的行為等等。總之安全文化是決定人員安全品質的關鍵素質,也是最有整合能力的素質。人的生理、心理及技術素質是通過安全文化整合成人的安全素質。實踐證明,生理、心理及技術素質很好的員工并不一定遵章守紀,有時越是這三個素質很好的員工越敢于冒險違章,這常是有意識不安全行為者的特點。只有具備較高的安全文化素質,建立起正確的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動機的人才能正確發揮其生理、心理及技術上的優勢,成為安全高效的生產者。
二、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1 、加強安全文化建設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體現。安全文化是社會發展進步的產物,具有一系列反映時代要求的本質特征。安全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在于提高干部職工的安全文化素質,形成“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輿論氛圍,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安全文化代表了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只有充分發揮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發展生產力。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就是宣傳科學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職工的安全技術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它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安全工作是人命關天的大事,關系到職工的生命和健康,關系到每一個家庭的幸福。安全文化是企業安全工作的靈魂,其核心是“以人為本”,最終目標是防止事故、抵御災害、維護健康,它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2 、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需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處于激烈競爭狀態,擴大生產規模、完善產品結構、占領市場、取得好的經濟效益是企業的共同追求,而這需要企業有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近幾年來安全生產形勢十分嚴峻,國家雖然三令五申,但是重特大事故仍然屢禁不止,人的違章行為得不到有效控制,重大隱患依然存在,企業疲于應付對事故的處理。因此,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造成濃厚的安全氛圍、職工實行安全自主管理,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才能形成,企業才能精心組織生產,才能生產出優質產品,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3 、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向深層次發展的需要。企業大量違章行為都不是職工故意,而是安全意識淡薄、安全素質不高而造成的。以往我們對于“人因”的認識還存在著深層次上的欠缺,而這些因素的全面歸納,就是人的文化、人的素養,沒有形成客觀的物態和環境的安全質量。因此,要保證人的行為,設施和設計等物態和生產環境的安全性,更好地預防事故的發生,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就需要從人的基本素質出發,建立起以“人”為核心內容的企業安全文化新對策和手段,進行系統的安全文化建設,有了這個作保障,“我要安全”成為職工從事生產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才能實現規范化、科學化,才能夠有效控制事故的發生,從而實現安全生產長周期良性循環發展。
4 、規范職工安全生產行為,營造濃厚的安全生產氛圍。人不僅是安全管理的主體,而且是安全管理的客體。在安全生產人、機、環境三要素中,人是最活躍的因素,同時在導致事故主要因素,扮演著主導角色。因此,能否做到安全生產關鍵在人。能否有效地消除事故,取決于人的主觀能動性,取決于人對安全工作的認識、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取決于職工對安全問題的個人響應與情感認同。而安全文化建設的核心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培養、教育和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質,完全符合安全生產工作規律。同時,通過人性化安全活動的開展,能夠營造“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良好氛圍。
5 、提高企業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層次,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安全管理由經驗型、事后型的傳統管理向依靠科技進步和不斷提高員工安全文化素質的現代化安全管理轉變,是安全管理的發展趨勢。在這一轉變過程中,沒有先進的安全文化做指導,安全生產工作就會迷失前進的方向,現代化的安全管理模式也不可能真正建立起來。安全文化是一種新型的管理形式,它區別于傳統安全管理形式,是安全管理發展的一種高級階段,其特點就是將安全管理的重心轉移到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質上來,轉移到以預防為主的方針上來。通過安全文化建設提高職工隊伍素質,樹立職工新風尚、企業的新形象,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三、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包括員工安全文化素質建設及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兩個方面,員工安全文化素質是建設企業安全文化的基礎,企業安全文化又是推動員工安全文化素質建設的動力。企業加強安全文化建設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 、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理論為指導,堅持先進的文化方向,與時俱進。安全文化作為人類文化和企業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而發展的,其發生和發展的條件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們對安全生產規律的認識。早先各個時期所形成的安全價值觀、安全行為模式等,必然會對以后的安全文化產生影響。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我們應該總結、宣揚現代的安全文化與安全素養,擯棄陳舊的錯誤的安全文化,從被動型、經驗型的安全觀轉向效益型、系統型的安全觀。
2 、以良好的安全技術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為基礎,創造提高安全素養的氛圍與環境。企業職工個人安全素養的提高,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往往還要依靠群體效應的引導,這與人的從眾心理有關。企業的領導應該為職工創造一種“誰遵守安全行為規范誰有利,誰違反安全行為規范誰受罰”的管理環境,持之以恒,使職工將遵守安全行為規范變成自覺自愿的行動,而不遵守安全行為規范的舉動變得與群體格格不入并遭到排斥,令行為人感到由于自己的不安全行為被同事們輕視,則職工整體的安全修養必將大大提高。提高安全修養的工作氛圍應該以班組建設為基礎。
3 、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應體現“預防為主”的方針。安全文化經歷了由聽天由命到亡羊補牢至系統安全的過程,隨著高新技術的不斷出現與應用,人們的安全認識進入了本質安全論階段,這種高新技術領域的安全思想和方法論推進了傳統產業和技術領域的安全手段和對策的進步,以本質安全化、超前預防型為主體特征的現代企業安全文化逐步形成。安全生產方針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這也是當前各企業安全管理期望達到的目標,預防型安全管理是現代科學安全管理的一個重要標志,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作為企業預防事故的一個重要基礎工程,必將促使企業安全管理工作在生產實踐中不斷強化、完善,實現由粗放型管理到集約型管理的轉化,變“事故處理、事后防范”為“本質安全、超前預防管理”態勢,從安全思想到安全方法實現質的飛躍,真正走上“預防為主”的軌道。
4 、加強各類宣傳、教育、培訓工作,提高職工綜合知識與技能。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土壤是職工,職工受教育的程度、知識水平的高低、業務能力的強弱等基礎文化素養,與安全文化工作的實施密切相關。因此,進行企業安全文化的宣傳教育,要結合職工基礎教育和其他教育,通過到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培訓和活動,大力倡導“有了安全,才有干部的政治生命、才有職工的家庭幸福、才有企業的經濟效益、才有企業的持續發展”的安全管理新理念和“違章指揮就是殺人,違章作業就是自殺”、“掙錢不要命,有錢也沒用”、“干活圖省事,早晚得出事”的珍愛生命觀念,使廣大干部職工明確安全生產方針、安全法紀和企業的安全生產目標,樹立安全思想,確立“安全第一”的觀念與行為規范。
上一篇:安全文化建設無定勢,評估有標準
下一篇:淺談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