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石化安全文化建設標本兼治
安全生產是石化行業永恒的主題。抓安全生產必須標本兼治,抓好安全文化建設。推進安全文化建設需要在企業文化建設的總體框架下從精神、制度、行為、物質各個層面做方方面面的努力。上海石化在安全文化建設的實踐中,把制度的“硬管理”與文化的“軟約束”有機結合起來,剛柔相濟,標本兼治,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實踐活動,促進安全生產工作。
強化制度的剛性,注重制度的“硬管理”
“硬管理”強調的是科學性、公正性和嚴肅性,沒有這樣的基礎,制度就會成為一紙空文,就會喪失應有的約束力和控制力。
強化安全制度的“硬管理”,首先要敬畏生命,把尊重人的生命作為安全文化建設的終極目標。安全生產的目的就是為了保障員工的生命安全、身體健康和企業的穩定發展。安全文化建設的核心是關愛和保護員工,最大限度地滿足員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要。而安全文化的機制就是要落實全員安全責任,激勵全體員工全天候、全方位、全過程地參與安全管理,保障企業的安全生產。因此,安全制度“硬管理”的相關制度首先是以人為本,把尊重和保護人的生命作為第一位的。
其次要敬畏規則,把強化制度的嚴肅性作為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手段。杜邦公司的管理者曾自豪地說,他們的員工如果不慎將錢包滑落在安全警戒線之內,即使一伸手就能拿回來,在沒有取得安全部門許可的情況下,員工也不會擅自行動。對個人來說,安全是一種習慣;對群體來說,安全是一種規則。所以,安全要靠良好的習慣和規則,而決不是靠運氣來保證。培養員工對制度、對規則存敬畏之心,就是對規則要誠心遵守,不做規則的破壞者。
上海石化曾在集團公司內結合實際率先實施被稱為“高壓線”的《上海石化安全生產禁令》,以重點“治違”的強硬姿態對“三違”現象進行治理。《禁令》實施三年,先后有10人因違反《禁令》被開除出廠。這種按規則辦事,不留情面的“硬管理”對全體員工產生了極大的震動。去年8月,集團公司頒布《安全生產禁令》后,上海石化又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和貫徹。敬畏規則、強化制度的嚴肅性的做法,如今已成為上海石化推進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一環。
第三要畏懼隱患,把維護本質安全作為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基礎。任何對隱患的掉以輕心,都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后果。因此,企業對隱患要始終存畏懼之心,對通過各種途徑查找出來的安全隱患,要及時整改。對重大隱患治理,要落實責任,對無法列入重大隱患整改的項目,要予以高度關注。只有重視危險因素的識別,重視過程控制和管理,重視應急預案的演練,在預防上多下工夫,才能有效杜絕和避免事故的發生。
為了從源頭上消除事故隱患,針對在安全生產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上海石化出臺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如通過實施《生產系統重大作業報告制度》,有效遏制了生產、設備和安全環保等方面重大事故的發生。在安全隱患治理方面,通過制度化的規定,企業陸續投入3億多元資金,對68項公司級以上安全隱患進行了治理,維護了企業的安全生產。
強化文化的柔性,注重文化的“軟約束”
“軟約束”強調的是員工自覺、自律和自省意識的覺醒。只有建立具有企業特色的安全文化價值理念和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逐步形成符合企業要求的行為準則,以具有導向性和約束力的價值取向規范員工職業行為,才能真正發揮文化“軟約束”在安全生產中的示范和引領作用。
2002年7月23日和8月27日,上海石化曾先后發生過兩起事故,損失慘重、后果嚴重、教訓深刻,使全體員工為之震驚。在痛定思痛,深刻反思這兩起事故時,大家普遍認為,事故的發生既暴露出安全生產、安全管理上存在的嚴重問題和漏洞,也暴露出企業在隊伍建設,尤其在職業道德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如何按章辦事,按規程操作,不僅是管理問題、技術問題,更是職業意識、職業素養、職業道德的問題。
為提高廣大員工的職業道德水平,上海石化著力強化文化的“軟約束”,通過安全文化實踐活動這一載體,大力弘揚人格化典型,為培育良好的職業行為樹立典范,發揮文化的引領作用。公司通過教育培訓、輿論引導、典型示范、制度約束、實踐養成等五個環節,大規模開展“敬業守職做明白人、遵章守紀做老實人、明禮守信做文明人”的“三守三人”員工職業道德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公司每年都要開展職業道德標兵的評選和表彰工作,通過標兵的評選和宣傳,使職業道德人格化。職業道德實踐活動既是一個職業精神宣傳的過程,也是員工進行自我教育的過程,每年都吸引萬余名員工參與其中,員工的安全責任意識因此得到了顯著增強。據統計,上海石化在實踐活動開展之前發生的各類事故中,因違章操作而導致的責任事故接近50%。實踐活動開展以后,違章操作以及由此而引發的事故呈現了逐年遞減的良好態勢,文化的“軟約束”對促進安全生產的作用顯而易見。
從作用機理上看,文化的“軟約束”講究的是氛圍的熏陶,“潤物細無聲”。因此,作為安全文化建設重要抓手的職業道德教育和實踐的長期性、復雜性和特殊性決定了它是一種氛圍教育,確切地說是一種環境教育。從上海石化的經驗來看,職業道德建設既要抓好實踐活動的軟環境建設,也要強調實踐活動的硬環境建設。
所謂軟環境建設,就是要強調職業道德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使職業規范成為共同的行動準則,使每個員工不僅成為職業道德建設過程的參與者,更要成為職業道德建設成果的受益者。
比如,上海石化推行的以實踐“三守三人”職業道德基本要求為內容的實踐活動就強調忠誠石化事業,熱愛工作崗位,有高尚的職業理想、抱負,愿意為企業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強調恪盡職守,盡心盡力,掌握技術,精通業務,成為本職工作的行家里手;強調嚴格遵守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杜絕有章不循和習慣性違章現象;強調令行禁止,服從指揮,具有工人階級良好的組織紀律性等,就十分符合該公司作為石化企業的特點,很有針對性,因此在實踐中得到了廣大員工的廣泛認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而硬環境建設,就是強調以職業道德建設為抓手,探索形成職業行為評價體系。以強大的道德規范去引導員工,使員工在一般和特定環境下,都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并采取恰當的行動,是文化“軟約束”的最高境界和終極目標。要達到這一目標,在職業道德建設中,必須建立科學的職業行為評價體系,對員工具體的職業行為進行剖析和評價,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和有效的行為監督。同時,要善于用發生在員工身邊的故事去感染、教育、激勵員工,使事故成本轉化為教育成本,將有形的損失轉變為無形的道德約束。如今年集團公司出臺的《員工守則》對各企業探索形成職業行為評價體系,進一步規范員工職業行為,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就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
下一篇:用安全文化長效機制保企業長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