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是“天字號”大事,是平安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無數事故血的教訓讓我們充分認識到:沒有安全,就沒有正常的生產秩序和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寧;沒有安全,就沒有穩定的社會環境和企業健康發展的大好局面;沒有安全,就沒有平安。縱觀發生的事故,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還是人的安全文化素質問題。所以,從安全文化入手,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質,影響人的安全行為,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途徑。
一要樹牢“安全第一”的思想。要在生產實踐中組織職工學習企業安全文化的理論和有關知識,加強教育培訓工作,增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自覺性,這是建設企業安全文化的基礎和條件。通過學習和培訓,讓職工形成“安全第一”的意識,促使他們實現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并且養成遵章守紀的良好習慣。
二要健全企業安全制度。建立健全企業安全管理各項規程、規章制度,使其規范科學并嚴格執行。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實施全過程、全方位、全員性的安全管理,使安全管理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
三要培育企業全員安全文化。長期反復進行安全思想、態度、責任、法制、價值觀等方面的宣傳教育,并從哲學和文學等多角度對全員進行企業安全文化滲透,通過各種形式充分闡釋和大力傳播企業安全文化,系統灌輸和認真實踐企業安全文化,喚醒人們對安全健康的渴望,從根本上提高安全認識,提高安全覺悟,牢固樹立“人的安全與健康高于一切”的觀念。
四要建立企業安全文化體系。建立相對完善的企業安全文化體系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提高的過程。其中基礎建設尤為重要。首先應建立企業信息反饋網絡,將不同層面、不同崗位員工對企業安全文化的意見和建議快速、客觀地反饋到企業安全管理部門,以便盡早做出相應的反應;其次應建立企業安全文化檔案,積累安全文化建設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
五要做好經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當現場條件復雜困難時,要利用各種專業會議,超前部署,廣泛動員,及時整治安全隱患;在發現影響安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時,要小題大作,警鐘早敲,時時把握安全工作的主動權。
上一篇:企業安全文化對創建和諧社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