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要安全”活動中,油氣集輸總廠東營采氣隊職工安全教育出新招,編排了以安全生產為主題的小話劇,搬上了班組安全教育課堂。如今,在集輸總廠各個層面,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故事的背后,是這個廠干部職工安全意識的提高。這在油氣集輸總廠廠長付慶祥看來,干部職工安全意識的持續增強,得益于總廠近年來始終堅持的安全文化建設。
油氣集輸總廠把建設具有集輸特色的安全文化作為一項重點工作,著力構建集輸特色安全文化體系。付慶祥認為,只有激活職工自我管理的需求,提高職工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使安全置于一種動態的可控之中,避免企業在安全管理上存在“上層遙控、中層失控、下層鉆空”的題。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過程中,其最大特點就是實施了“1344”安全工作法。“1”,就是樹立一種“執行安全制度不走樣,解決安全問題不過夜”的精神;“3”,就是夯實“三化”基礎,即在安全工作過程中做到“標準化操作”、“制度化管理”和“數字化監控”。第一個“4”就是堅持“四全”原則,即在安全制度和標準的執行上,做到全員執行、全方位執行、全過程執行和全天候執行;第二個“4”就是圍剿“四種現象”,即圍剿屢查屢犯的不負責現象、當老好人不敢碰硬現象、心存僥幸的不落實現象和整改問題不徹底現象。
油氣集輸總廠把安全管理的落腳點落在班組,防范事故的終端責任落實到每一名職工身上,實現了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及“我會安全”的根本性轉變。今年以來,這個廠先后安排240余人參加了油田組織的安全管理人員、壓力容器與管道操作、硫化氫防護等12個項目的培訓,舉辦了“集輸儀表知識”、“往復式壓縮機”、“調壓裝置知識”、泵類設備維修等培訓班,集中培訓業務骨干300余人。他們通過崗位練兵、技能對抗賽等形式,培訓人員2512人次。他們開展的“應急演練周”活動,對火災爆炸、油氣泄漏、觸電和應急逃生等應急預案進行了演練,提升了干部職工的應急處置與自我保護能力。
他們完善實施了“安全網絡監控法”,上至總廠領導、下到崗位職工,都明確規定了相應的安全職責、監控范圍和考核依據,形成了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全天候的安全管理長效機制。抓隱患治理,成為預防事故發生、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途徑。油氣集輸總廠規定,各級行政一把手是系統事故隱患整改的主要責任人。今年上半年,他們針對東辛長輸管道、輸油站庫儲油罐罐頂腐蝕問題、輸油沿線站庫生產崗位噪音較大等問題,進行了治理整改。今年以來,這個廠組織綜合性安全環保檢查7次,處理各類安全問題291個。
上一篇:以安全文化為軸心打造學習型班組
下一篇:安全文化為生產“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