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設具有企業特色安全文化的認識
1、安全文化的本質特征。
“安全文化”的概念最早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其概念提出的目的是“為人類創造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生活環境和條件。”社會主義的安全文化就其本質特征而言,是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體現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也是科學發展觀大力倡導的,建設和諧社會所必須具備的。社會主義安全文化也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全社會必須積極推進、大力建設、堅持不懈地發展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2、安全文化的主要內容。
安全文化以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時共同遵循的思想和行為的安全規范、共同安全價值觀為主要內容。安全文化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核心理念。廣義上的安全文化是覆蓋全社會的,企業安全文化既是全社會安全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企業文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社會的安全文化對企業的安全文化具有指導和引領作用。企業作為經濟組織,安全文化因其所處行業、人員結構等不同,其內層文化和外層文化等內容和表現形式也形成一定差別,具有企業自身的特點,而其核心理念是一致的。
3、安全文化的作用方式。
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文化與人類的關系是既產生于人類,又反作用于人類。安全文化集中表現在團隊安全價值觀、安全意識、工作態度等方面,團隊成員參與度的高低決定了安全文化建設成果的多寡,又決定了安全文化對團隊內外發揮作用的大小。安全文化作用方式既具有一般意義上的“文化”對人們的思想、情操、行為等柔性引導即導向作用;同時因“安全問題”涉及國計民生、人員財產和各行業、各領域,是人類在各個歷史階段付出的鮮血和生命代價經驗和教訓的總結,其又具有一般意義上的“文化”所不具備的剛性約束力,這成為安全文化發揮作用的一個重要特點。
4、安全文化建設的意義。
安全文化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石,在社會的各項實踐活動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保證作用。同樣安全文化和安全工作是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的重要保證,是企業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的基礎性工作、也是建設和諧企業的必要前提條件。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安全工作的好壞不僅關系的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同時也會對全社會、甚至全人類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建設具有企業特色安全文化的主要實踐
上海寶江實業公司是上海長江輪船公司的直屬子公司。公司現有職工157名,擁有各類拖輪、駁船、輔助船11艘,炮臺灣水域85萬平方米,囤船浮碼頭460米,固定靠泊碼頭1500米,陸域面積2.4萬平方米。公司成立以來,在長航集團和上海公司的正確領導下,針對企業實際,明確目標,理清思路,以提高職工參與度為突破口,積極推進具有企業特色安全文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1、強化理念,彰顯安全文化的號召力。
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中,我們積極認真地抓好長航集團“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安全理念等企業“十大核心理念”的宣傳教育工作,體現企業安全文化的方向性和號召力。結合我公司的實際,公司以征集和編寫《寶江文化叢書》為載體,將提高職工參與度作為突破口,開展職工崗位安全心語、安全警句、安全格言的征集活動,共收集各類心語、警句、格言180余條,職工參與面達85%。2003年首期編寫了《汽笛聲聲》,長航集團總經理劉錫漢同志對公司開展的活動十分重視,欣然為刊物題詞“展示文化精品,顯耀寶江品牌”,上海公司張路總經理、徐挺惠書記分別為刊物作序和題寫書名,對職工性安全文化活動給予了充分肯定。安全心語、警句、格言是基層船員自己提煉的安全文化理念群,安全文化彰顯了號召力,全體員工對安全重要性的認識程度有了提高。也加強了職工素質工程建設,錘煉了職工隊伍的意志品質。上海公司“雙十佳”先進集體防浪堤班組,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地開展“我當一天安全監督員”活動,受到了客戶的贊譽,成為公司內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的一流船員隊伍。
2、警鐘長鳴,突出安全文化的沖擊力。
安全無小事,我們在開展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實踐中,狠抓宣傳教育這一環節,做到警鐘長鳴。由于公司管理既有機動船,又有錨泊的囤船;既有水上產業,又有陸上產業;既要管理公司職工現場操作,又要為集團內外客戶提供水上服務。這給公司安全工作和安全文化建設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結合實際,在防浪堤、囤船、堆場等重要的工作場地、作業場所,公司設置了醒目的警示牌、信號燈;制作了大幅宣傳標語、櫥窗宣傳欄;將安全事故案例剖析錄像片在船員會議室進行滾動播放,觸目驚心的事故案例在船員職工中引起了很大震動;醒目的警示牌、標語、宣傳欄使得船員職工、公司客戶駐足觀看、深深思考。這些工作的開展,突出了安全文化強大的視覺沖擊力,營造人人關心安全的氛圍,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上下互動,發揮安全文化的凝聚力。
首先公司開展了員工與公司簽訂了《員工安全承諾書》活動。為使簽訂的承諾書更有實效,公司按不同的對象分別制定了不同的安全承諾內容,使管理逐步細化、人性化,做到有的放矢。到2004年3月20日公司員工100%簽訂《員工安全承諾書》,率先在上海公司范圍內完成此項工作。承諾書的簽訂也極大地促進了公司船員職工從“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轉變。其次組織船員認真學習安全管理文件,如《安全生產法》、《上海長江輪船公司安全生產管理辦法》等。每月20日定為安全學習活動日,組織職工學習、開展技術演練、進行安全預案演習等,使全體職工能清楚了解安全管理的內容和要求。開展“安康杯”競賽活動和群眾性的安全管理活動,組織“合理化建議”、“金點子”活動,公司150余名船員職工參加“全國安全生產知識競賽”,參與面達100%,公司獲得全國“安康杯”競賽上海市賽區優勝企業榮譽稱號。公司與船員上下互動,職工間相互學習,許多船員還將自己多年安全航行的心得體會,操作經驗撰寫成小論文,公司及時進行了整理,并于2004年匯編成《寶江文化叢書》之二《江花似火》,上海公司張路總經理還在書中向長年支持公司工作的寶江船員家屬寫了慰問信,刊物的出版再次展示了寶江公司文化建設形成凝聚力的新成果。
4、落實制度,體現安全文化的約束力。
公司充分認識到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完善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公司成立后首先設立了“寶江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理順了公司安全管理機構的領導關系。公司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責任制,“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一級抓一級,層層落實。結合實際,在基層船舶、管理部設立了4名專職安全管理監督員,與兼職安全員一起形成了覆蓋全公司的安全監督網絡。由于我公司未納入上海公司SMS體系,公司及時組織人員修訂了一整套有關船舶航行、碼頭靠泊、貨物裝卸、地面消防、防汛防臺安全預案等管理辦法和制度,共七大類36項。繪制了《寶江公司防汛防臺聯絡圖》,船舶、場地的《消防器材布置示意圖》,《船舶安全檢查表》、《水域基地安全檢查表》等圖表。公司積極利用《寶江文化叢書》這一載體,將職工安全文化的工作成果與其他企業文化建設的精品一起精心匯編了叢書之三,下發給船員職工學習,上海建設和交通黨委副書記徐海峰同志為刊物題寫了《水天方圓》的書名,上海公司黨委高峰副書記作序。公司加強安全預控、安全檢查、安全事故處理的工作力度,認真落實各類安全規章制度。投入資金,狠抓安全隱患的整改,同時配合以強大的安全文化宣傳,形成“人人關心安全、人人抓安全”的氛圍,較好地體現了安全制度和安全文化的約束力。
5、規范言行,展示安全文化的親和力。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深入推進,提高了船員的安全意識,改變了職工的行為方式。船員上崗前相互檢查一下救生衣、安全帽,提出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已成為公司每個班組交接班的必修課。公司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不僅提高了船員職工的安全意識,促進了船員職工間和諧相處、團結協作,也提升了公司在市場上的品牌形象。公司炮臺灣水域每天來往、靠泊長航集團內外的船舶達200余艘,作業非常繁忙。公司制訂完善了調度室《調度規程》和水域巡邏艇、帶纜艇和交通船操作規范。船員職工在進行內外服務工作中,一句“當心滑倒!” 的提醒,一次跨檔的搭手攙扶,一個微笑,無不展示了長航船員的精神風貌和安全服務意識,同時也展示了企業安全文化的那種人文關懷的親和力,贏得了內外客戶稱贊,也提升了企業品牌。
三、建設具有企業特色安全文化的思考和探索
寶江公司在長航集團和上海公司正確領導,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和諧企業建設,結合實際,拓寬思路、設計載體、強化參與。通過幾年來思考和實踐,我們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方面作了許多有益的嘗試,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安全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和復雜艱巨的任務,必須在今后的工作中牢牢把握。
1、員工參與是前提,必須下真功夫。
員工是團隊的肌體細胞,員工的個體的價值觀、精神面貌、工作狀態關系到整體團隊的形象。員工直接為客戶服務,企業員工是鏈接“市場”和“現場”的橋梁,客戶從與員工直接接觸中了解企業。企業安全文化發揮作用,需要全體員工的積極認可和深度參與,“做一萬,防萬一”,員工參與度的高低不僅關系到員工每個個體的安全意識、綜合素質和人身安全,更關系到企業整體安全工作、安全文化建設的成敗,同時也直接影響到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生存和發展。必須在“一個都不能少”上下真功夫,不留任何盲點和死角。
2、加強教育是基礎,必須常抓不懈。
宣傳教育是各項工作的基礎,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教育也應該貫穿始終。企業安全文化引導著員工,又扎根于員工。隨著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不斷深入,我們要結合實際,從被教育對象的狀況分析入手,將職工共性和個性化教育相結合,因人施教,因材施教,體現教育的針對性;同時轉變教育方式,加強雙向互動,從船員職工中吸取安全管理、安全操作的營養,不斷豐富安全文化的內涵,將安全文化的教育方式逐步向“人人是教育者,人人是被教育者”的方向轉變。
3、構建平臺是手段,必須勇于創新。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目標明確后需要相應的推進手段和方法去實現目標,搭建活動的平臺就是選擇與企業實際相適應的工作載體,使基層一線的員工不僅能夠參與,而且參與積極性、創造性都得以提高。實踐證明安全警句、心語、格言的征集整理,匯編出版活動是提高職工參與度的有效方法。從而也奠定了將企業精英的成功理念轉化為全體員工共同遵守的準則,把美好的創意和設想變為現實的基礎。面隊新形勢、新挑戰,需要我們在安全文化建設的工作方法、手段等方面,銳意進取,勇于創新,使之更適應安全文化建設的工作要求。
4、落實制度是保證,必須敢動真格。
制度是文化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如果說安全文化是安全工作的靈魂,那么制度體系則是安全工作的神經系統,它規范著企業在安全工作中每一項決策、運作、落實各個環節。制度建設要經過制訂、執行、反饋和完善等過程。制度建設好了,對安全文化起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則事倍功半。在執行和落實制度中,要敢于動真格,堅持“三不放過”的原則,堅決制止有令不止,有章不循的現象,體現安全工作的嚴肅性,推進安全文化向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