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陽安全文化建設模式
2006-08-02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近兩年來,安徽省渦陽供電有限責任公司大力開展了以“增強安全意識、提高安全能力、強化安全責任、端正安全態度、規范安全行為、創造安全環境”為主題的安全文化建設,實現了從“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個人安全”向“整體安全”的轉變。公司連續三年被評為省、市安全生產管理先進單位。
公司安全文化建設篇
明確安全管理思路。按照“規范管理、監督到位、落實責任、安全第一”的原則,明確了“五個加強、安全四化、三個重點、兩個到位、確保一個目標實現”的“五四三二一”的安全管理工作思路。“五四三二一”就是:五個加強——加強現場安全設施標準化建設;加強生產一線員工(包括農電工、臨時工)、安全員、三種人的安全素質培訓;加強危險點分析與預控;加強反習慣性違章考核管理;加強安全監督檢查。安全四化——安全管理制度化;現場作業程序化;“三措一案”規范化;安全設施標準化。三個重點——現場安全措施的落實;設備缺陷隱患的治理;“兩票三制”及“三措一案、安全措施卡”的執行。兩個到位——主動服務到位;安全監督到位。一個實現——確保安全目標實現。
大力營造安全文化氛圍。營造心態安全文化氛圍,使全體員工形成有較高安全需求和安全價值取向的安全心態;營造行為安全文化氛圍,即完善安全規章制度,強化安全管理體系,使全體員工具有符合規范要求的安全行為;營造環境安全文化氛圍,包括具有特色的教育手段,富有親情性的宣傳標語,圖文并茂的安全圖板,規范標準的施工工具及施工現場,優美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等;營造物態安全文化氛圍,即通過安全性評價和安全技術改造,使設備設施達到安全健康標準,提高公司本質安全文化程度。
確立安全文化建設方法。渦陽供電有限責任公司采取了“三個結合,三個堅持”的方法進行。三個結合:與電力企業和本公司實際相結合,不搞脫離公司實際的“空中樓閣”式的安全文化;與公司現行安全管理工作相結合,不脫離現有安全管理工作而另搞一套;與“企業文化”建設結合起來,不搞與企業文化格格不入的活動。三個堅持:堅持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群策群力,全員奮斗,全方位通力合作;堅持循序漸進,常抓不懈;堅持以人為本,實現人的價值,以保護人的生命安全與身心健康為根本宗旨。
完善企業安全文化機制。企業安全文化的機制,就是確立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目標及實現目標的途徑。目標確定之后,關鍵在于決策體制,制度建設,管理方法和員工的實際響應。建立起“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機制,并貫徹于一切生產經營活動之中,用安全制度文化要求企業的“一把手”真正負起“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考核生產經營工作時,必須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考核安全工作,有落實安全工作的考核指標,在安全生產問題上正確運用決定權、否決權、協調權、獎懲權,在機構、人員、資金上為安全生產提供保障條件,實行安全生產的“五同時”。各分管領導必須各司其職,本著“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抓好其業務領域的安全工作。
提高員工的安全文化素質。通過對安全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及價值規范文化的宣傳、學習和理解,及時有效開展企業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的培訓,把“工作票簽發人、工作負責人、工作許可人”的“三種人”培訓及新上崗、轉崗人員和專職電工、臨時技工的培訓作為重點,通過正確的引導和針對性強的開展班組安全活動等,使員工具有正確的安全人生觀和安全價值觀念,有嚴謹的工作態度。心中牢記公司安全目標和形象,以安全為大,以安全為榮;處處關注安全,事事保證安全,在公司員工中形成有安全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和創新欲,這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長盛不衰的基本動力。
班組安全文化建設篇
把握重要意義。班組是企業管理的最基層單位,也是企業安全管理的最終落腳點,班組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企業各項經濟指標的實現。企業的生產活動要靠班組去實現;上層的決心再大,規劃再細,措施再好,如果不能層層傳遞到班組加以落實,完成各項生產任務,實現安全目標就是一句空話。所謂“上邊千條線,下邊一根針”,班組這根針能否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對企業安全生產至關重要。因此,班組安全文化建設不但直接關系到生產率的提高,也直接關系到安全生產的好壞。據大量事故案例分析,90%以上的事故發生在班組。因此,加強班組安全文化建設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關鍵。
班組安全管理的重點在現場。企業的生產任務要在班組完成,各項規章制度都要靠班組落實,把班組安全工作的重點放在現場,是企業把整個安全生產目標轉化為實施運作的有效途徑,搞好現場安全管理,必須把影響安全生產的主要因素(即人員、機械、材料、方案、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只有通過高標準、嚴要求、勤檢查等手段抓班組的現場安全管理,才能確保安全生產。實踐證明,開展危險點分析和預控活動是安全工作法寶之一。班組成員要對本班組管轄范圍或承擔的作業項目做到明確無誤,對重點、難點、危險點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數,制定相應的施工方案,就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公司把實行標準化作業作為班組安全的保障,把危險點分析和預控融入到安全文化建設中去。在對作業系統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將現行作業方法的每一操作程序和每一動作進行分解,以科學技術、規章制度和實踐經驗為依據,以安全、質量、效益為目標,對作業過程進行改善,從而形成一種優化作業程序,逐步達到安全、準確、高效、省力的作業效果。班組作業標準化是預防事故,確保安全的基礎,它能夠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尤其能夠控制減少“三違”現象的產生。渦陽公司從2005年1月份開始實行“標準化作業安全措施卡”制度,在施工前提前從安保部填寫《標準化作業安全措施卡》,把施工中的危險點和預防措施交待清楚,經批準后方可實施作業,安監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施工現場檢查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較好地做到了安全生產的可控、在控。實施《標準化作業安全措施卡》就是為了從根本上控制違章作業,特別是習慣性違章作業,保證班組人員上標準崗、干標準活、交標準班,從而制約了僥幸心理、冒險蠻干和不良現象。
班組安全文化建設是個動態過程。所謂動態過程,是指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對生產作業過程進行安全跟蹤、預測、控制,使安全生產在每時、每班、每個環節和角落都得到保證。對于企業班組來說,動態安全管理要做好5個控制:制度控制、作業控制、重點控制、跟蹤控制、群防控制,并在動態管理過程中不斷豐富和發展班組安全文化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