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為了保障全院職工和就醫患者的安全與健康,提高員工對危險化學品性能的了解和使用技能。保衛處特此對危險化學品的危害性、化學性能、物理性能等特點作了詳細分析,希望通過這次培訓能使大家認識到危險化學品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性,并能運用正確的使用方法和采取良好的防護措施,以達到杜絕、減少危險化學品對人體健康的傷害。
二、定義:
凡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蝕、放射性等特性,會對人員、設施、環境造成傷害或損害的化學品。
三、險化學品的分類(8類)
1.爆炸品(炸藥、煙花爆竹);
2.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煤氣、乙烷);
3.易燃液體;
4.易燃固體、自然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火柴、電石);
5.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劑(有機過氧化環、氧化劑、過氧化鈉);
6.毒害品(化學農藥);
7.放射性物品(氧化鈾、氯化鈾);
8.腐蝕品(二酸、硫酸、鹽酸、硝酸)。
四、危險化學品的注意事項
1.嚴格遵守使用危險化學品安全操作規程;
2.在使用危險化學品之前,必須仔細閱讀危險化學品安全操作說明書,尤其是有關安全注意事項和應急處理方面內容;
3.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不能直接接觸危險化學品;
4.使用,作業時要精神集中,嚴禁打鬧嬉戲;
5.嚴禁在危險化學品工作場所進食、飲水或喝飲料。
五、溶液安全知識
1.溶液對安全的危害
A. 急性中毒(急性高濃度的接觸,大部有機溶劑可引起麻醉作用,呈現為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主要癥狀表現為:定力障礙、眩暈、精神錯覺、昏迷、麻痹和驚厥等,嚴重者可因呼吸衰竭或心跳停止而死亡);
B. 慢性中毒(慢性低濃度的接觸,可引起神經行為工能的改變,情感綜合癥、輕度、慢性中毒腦病和重度慢性中毒腦病;對肝和腎的損害;再生障礙貧血;對神經系統影響(發怒、緊張);
2.進入人體途徑
C. 呼吸道吸入;
D. 皮膚吸收;
E. 消化道;
六、學品危害預防和控制
1、工程技術控制
a. 替代;
b. 變更工藝;
c. 隔離;
d. 通風;
e. 個體防護(面罩、防護服、防護眼鏡、防護手套、防護鞋);
2、作業人員的個人衛生
作業人員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也是消除和降低化學危害的一種有效方法,保持個人衛生基本原則;
a. 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并使用適當的防護用品;
b. 不直接接觸能引起過敏的化學品;
c. 工作結束后、飯前、飲水前、吸煙前以及便后要充分洗凈身體的暴露部分;
上一篇:煉鋼廠機電車間安全培訓教材
下一篇:淺談企業安全生產知識培訓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