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曾慚愧地對魏文王說:“我們兄弟三人一世行醫,要論醫術,數我最差。雖然我名氣最大,但我只是治病于嚴重之時,而二兄長能治病于初起之時,使病情不致向嚴重方向發展,大兄長能治病于發作之前,事先就能鏟除病根。在常人眼中,總覺得我能在臨危時妙手回春,但在行家眼中,數我大兄長醫術最高。”
企業的安全管理如同看病的辨“癥”治療,治標更要治本。不少企業在安全生產中時常走入誤區:有的企業廠區車間高懸“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標語,把規章制度掛在墻上,搞表面文章;有的為了應付檢查或建章立制的需要,臨時進行突擊考試,然后給出分數完事;有的則舉辦一系列的安全知識考試和豐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動。在這些繁雜的“面子工程”上,卻忽視了車間的現場安全管理,沒有從根上鏟除不安全因素。有的企業則在現場安全生產中,不重視從源頭上切斷安全隱患,等安全隱患出現,卻總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傾向于“重結果、輕過程”的臨時性被動管理,輕視生產現場等各方面的安全隱患。有的時候往往是這里的安全隱患剛剛排除,那里又出了故障,就像一座地基不牢固的房子,西墻裂了補西墻,東墻裂了補東墻,也許當時會起點作用,可時間長了,房子總有倒塌的時候。
因此,企業要牢固樹立“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理念,堅持過程管理是保證安全生產的治本之關鍵。與其猛獸出洞傷人再將其制服,不如搗其老巢,斬草除根。與其事故釀成悲劇時再臨時補救,不如及早發現隱患,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我們不僅要具備事故發生時應對處理的手段,更要有提前發現隱患的預知力和控制力。要認真做好調查研究工作,真正弄清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根源性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切實措施。古代的醫生尚能認識自己的不足,我們作為掌握先進技術的現代人,更應該有科學的安全管理理念,扎扎實實做好安全生產的每一個細節,標本兼治,把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都消滅在萌芽狀態,才能筑起安全生產的千里長堤。
上一篇:從瞎子點燈談安全管理
下一篇:煤礦安全要常打“預防針”